大国工匠的摇篮,在清远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清远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2-08 16:02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清远日报  作者:  2021-12-08

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的广东省职教城,规划总共容纳20所以上中高职、本科院校,未来在校学生达到25万—26万人,常住人口达到55万—60万人,这座备受瞩目的“新城”正以每周一小变、每月一大变的“清远速度”,成为全市最具潜力的发展片区之一。

共容纳20所以上院校

2011年,广东省政府同意在清远市规划建设广东省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后升格为广东省职教城)。

广东省职教城全景航拍(摄影:邱炜民)

在原有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的基础上,规划首批新增5所省属高职院校进驻,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摄影:江元威)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李思靖)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江元威)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摄影:江元威)

根据《广东省职教城概念规划》,广东省职教城新增院校分三期建设:一、二期有11所院校(1所本科、9所高职、1所中职),三期可容纳13所院校(含2所本科和11所高职),共24所院校。

2021年秋,完成10所院校12万师生进驻

2019年10月,历时8年谋划建设,广东省职教城首期工程完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贸职业学院5所学校的清远校区迎来首批2万名新生。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摄影:邱炜民)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摄影:邱炜民)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摄影:邱炜民)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摄影:邱炜民)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摄影:邱炜民)

2020年9月,二期工程先行项目24栋建筑建成交付,5校再迎2万新生。

2021年秋季,清远首所本科院校——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正式启用,9月23日迎来首批新生。广东省职教城内本科和高职院校达到10所,在校师生人数近12万人。

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摄影:李思靖)

10所院校分布图(来源:清远日报社)

到2021年底,随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5校剩余工程建成交付,广东省职教城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将全面完工。

目前,广东省职教城三期先行组团已初定6校进驻:

广州体育学院(本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片区内7条市政道路、城内水系改造、供变电站等项目均已立项并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55亿元。

公共服务配套为“造城”助攻

广东省职教城项目为清远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才。如何使广东省职教城做强做大?清远市政府全方位为“造城”助势。

在推进院校版图落地的基础上,广东省职教城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也迎来新进展。

公共服务配套(来源:清远日报社)

根据《广东省职教城概念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广东省职教城片区涵盖奥体中心、虎头岭山体公园特色小镇、产业服务带等配套。

预计2021年底完工的清远市奥林匹克中心项目,总投资24.87亿元,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体育场、训练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奥体公园以及道路广场、绿化、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2022年于清远举办的第16届广东省运动会,将成为广东省职教城片区的一大盛事。

建设中的奥体中心(来源:清远日报社)

在交通规划方面,广东省职教城将规划建设高效路网体系,通过“一高一快”“五横三纵”实现便捷对外交通。同时,在黄腾峡景区东侧增加次干路,形成双通道联通景区,保证景区旺季交通顺畅。

广东省职教城概念规划图(来源:清远市自然资源局)

其中,广清城际北延线,自广清城际清城站引出,经武广高铁清远站延伸至省职教城站。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线路全长19.73公里,设燕湖新城站、清远东站、飞霞山站(预留)和省职教城站等4座车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半个小时可从清远市区直达广州市中心。

广东省职教城片区已建设职教城公交首末站和多个途经站点,目前已开通6条公交线路通往市区,大部分线路每天将有32—40个班次。

停靠在广清城际清城站站台上的动车组(资料图)

大批师生的进驻带来了公共服务及商业消费的需求与机遇。

省职教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照“组团级—社区级”二级体系以集中为原则进行布局,形成由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多种设施和功能组合而成的组团级、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在南部商住用地片区集中布局社区级公共中心,构建“15分钟生活圈”,以满足居住人口公共服务设施需求。

极具潜力的“青春之城”“未来之城”

建设广东省职教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广清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积极探索。

随着奥体中心、各大院校、交通路网、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的有序推进,广东省职教城片区“新城”模样逐步显现,每年可为珠三角和全省培养输送3万—4万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万个培训岗位。

到2025年,广东省职教城内院校达到24所,在校学生达到25万—26万人,将实现高职、本科对接育人,为现代产业培养包括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在内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清远校区一间教室内,学生们正在上课(来源:清远日报社)

未来的广东省职教城,将打造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国工匠的摇篮和城市发展引擎。

同时,广东省职教城也将成为清远未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平台。一方面,新院校进驻将带来一批新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提供产学研融合的载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清远将以广东省职教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主动服务大湾区,加快融入大湾区,为推动大湾区发展作出清远贡献。

广东省职教城正以它独一无二的人才优势,逐渐成长为清远的“青春之城”“未来之城”。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清远日报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