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港铁路正式通车 广州国际港投入使用

助力广州铁路枢纽货运高质量发展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黄婷 通讯员 穗发宣 邓联旭
昨日,广州南沙港铁路暨广州大田铁路物流基地(广州国际港)在广州南沙港举行开通活动。下午4时许,一列满载粮食、木材、卷钢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缓缓从南沙港站驶出(见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正式通车。
将打通海铁公联运“最后一公里”
广州南沙港铁路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时速120公里,正线全长88公里,线路自广珠铁路雅瑶所引出,途经江门、佛山、中山、广州4市,终至南沙港区。新建车站8座,其中万顷沙站(预留)、南沙港站、南沙港南站具备货运功能,棠下站、均安站、东凤站、南沙站具备客运功能,黄圃站同时具备客货运功能。
据作为参建方之一的中铁二十五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南沙港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了多项难题,其中包括跨西江特大斜拉桥。该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混合梁斜拉桥,全长1117.5米,主跨达600米,被誉为货运铁路混合梁斜拉桥的“世界第一跨”。
广州港(南沙港)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港口第四,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港口第五。广州南沙港铁路的建成开通将打通海铁公联运“最后一公里”,直接服务于南沙港区集疏运和临港产业,对于建设以南沙港为核心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建设南沙自贸区、提升广州航运枢纽功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系华南地区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广州大田铁路物流基地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该基地正式命名为“广州国际港”。广州国际港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紧邻江村编组站,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南区布置到发场、综合货场和冷链作业区,北区布置集装箱作业区、特货作业区和海关监管区,总占地面积2717亩。项目于2018年动工建设,经过了广州市和广州局集团的共同努力,达到开通条件。
广州国际港具有以下定位和服务功能:一是“一带一路”物流的桥头堡,预计项目至2025年集装箱货物发运量将达1040万吨/年,同时开行中欧、中老等专列,显著改善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铁路货运质量;二是珠三角新型一体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的核心平台。项目以多功能铁路货运为基础,配套多式联运、仓储、电商分拨、冷链、展示、口岸等多种综合性铁路物流服务;三是优化广州铁路枢纽货运布局,作为一级铁路货运枢纽,广州国际港站的建成极大促进了广州市铁路货运水平;四是实现货物在海港—铁路—陆港间的快速流通,广州国际港经广珠铁路联通广州南沙港铁路衔接广州港,有利于促进广州市铁路物流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关链接
狮子洋通道即将动工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丹阳,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报道:新年到来之际,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再擂战鼓。昨日,狮子洋通道先行工程建设动员活动在广州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过江通道——位于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之间的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第一条双层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超大的双层悬索桥。
狮子洋通道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西接不久前全线通车的广中江高速,东接常虎高速。项目全长约35公里,双向八车道,过江段采用双层桥梁方案,长约15公里,工期6年。其中,狮子洋大桥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采用主跨2180米双层钢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江中心不会再建有桥墩,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狮子洋通道连接的广州、东莞两市,商贸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对交通运输和物流的需求巨大。按照预测,未来项目承担珠江口过江交通流作用显著,建成后能有效减轻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的交通压力,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在1小时以内,可充分发挥广州、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功能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