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古港
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雷州半岛上一个三面濒临大海的县,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徐闻古港位于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一带,地处西南海滨、前峙三墩,南临琼州海峡,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徐闻古港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设合浦郡,徐闻为首县,并为合浦郡治。徐闻县设置之后,西汉政府开辟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徐闻港。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有关徐闻港的交通和贸易情况: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这是正史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记载。这条丝绸之路,从徐闻等地出发,沿北部湾到越南海岸一路南行,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部,再转斯里兰卡,然后将沿途交换的物品载回中国。来回全程一万多海里,沿途经过17个国家,历时近两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海上交通线。汉代以徐闻港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黄金和丝织品,输入的货物主要有明珠、璧琉璃、奇石和异物等。
徐闻古港遗址(摄影:王策铭)
汉代的徐闻县辖地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货物集散地。当时,徐闻的外贸活动十分活跃,引来了不少外国使者和商人。为了接待他们和管理外贸事务,汉代在徐闻设置“左右侯官”。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雷州徐闻县,本汉旧县……汉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这是我国关于设置管理外贸专职官员的最早记录。
同时,大批中原地区普通劳动者、富商巨贾、政府官员、士人等南下,徐闻成为人流、物流汇聚地,贸易繁忙。徐闻城因港而兴,盛极一时,有“欲拔贫,诣徐闻”之说。
三国时期以后,徐闻港的地位慢慢下降,最终走向衰落。晋代以后,由于航海技术进步、船舶吨位增加、抗风能力加强,不必急于舍舟就陆,腹地广阔的番禺(广州)港逐渐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受自然因素影响,徐闻古港逐渐被泥沙淤积,以至日久之后变成荒墟。
时过境迁,徐闻古港成为历史遗迹,也成为当代人们考古研究和经济开发的重要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以今徐闻南山镇华丰岭为中心,在附近港头、二桥、南山等村庄及东至龙塘镇那泗村、西到西连镇大井村沿海约50多公里的地带上,发掘300多座汉墓,出土大量陶器、铁器、铜器、银饰及琥珀珠、玛瑙珠、水晶珠、紫晶珠、琉璃珠、银珠、檀香珠、玉石等物品。90年代,考古队在二桥村、仕尾村探访发掘,发现大范围的汉代生活遗址,出土“万岁”瓦当、卷云灵芝纹瓦当、几何印文砖、龟纽铜质“臣固私印”以及大量绳纹瓦、筒瓦等文物,证明这里就是徐闻古港所在地。2015年,徐闻二桥遗址和华丰岭汉墓群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闻县优化遗址及其周边环境,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结合红树林、墩岛、湖泊、渔村等自然生态风光,建设大汉三墩旅游区。
大汉三墩南大门(摄影:陈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