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番禺:狮子洋边上的海心村 藏着“最番禺”的岭南水乡风情
进入小岛,微微的风,满眼的绿,淡淡的果香,纯朴的民风,让人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得不感叹它的美。
近年来,位于海鸥岛上的海心村在发挥农业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发展休闲乡村旅游,渐渐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从城市中心来到这个偏于一隅的绿色岛屿,便可领略岭南水乡风情。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海心村。(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昔日闭塞岛上村 今天美丽新农村
海鸥大桥全长1400米,远远望去仿佛静卧在海面上的一道长虹,前方右侧是狮子洋,正前方是仍然保留着珠江三角大沙田风情的海鸥岛。新拓宽的海鸥公路直插海岛中心,公路旁边的花开得正好,姹紫嫣红,非常引人注目。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海心村。(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勤劳的海心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还会开着小船到江河里捞点鱼虾帮补生计,生活十分简单朴素。“以前村里大多是巴掌大的田基泥路,每次下雨,道路泥泞,走起来可真是步步惊心!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小汽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了。”72岁的村民陈叔回忆道。
自2016年以来,海心村先后完成了公共服务中心修缮工程,深沙、沙尾片区、南围片区机耕路硬底化工程,同时充分利用村内水网、错落有致的田间鱼塘等资源,因地制宜,或耕或养,见缝插绿,实现屋前屋后绿化美化,新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
2020年,石楼镇村两级对村内道路、海鸥公路两旁再进行了升级改造,路面实现“白改黑”,另外对村内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常年进行卫生整治等,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海鸥公路旁的花开得正好。(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11.3公里海岸线 成海岛游打卡胜地
被珠江环抱着的海鸥岛,与莲花山风景区、黄埔、东莞沙头隔江相望,海心村海岸线长约11.3公里,是广东万里碧道之一。
为开发海鸥岛的旅游资源,2013年,番禺区在海心村投资建设了海鸥岛游客服务中心,随着海鸥岛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海鸥岛的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规范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这一片区域成为海鸥岛的一个热门景点。
具有岭南水乡风情的渔人码头。(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渔人码头段的绿道与莲花山旅游景区隔江相望,很多市民不惜驱车几十公里,专门来到这里拍摄日落延时大片。江边还能看到不少钓鱼爱好者,他们一坐就是一天,面朝开阔的江海,静心垂钓。
鱼米之岛美名传 美味记忆难忘怀
海鸥岛内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一派田园风光,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美食是海岛度假旅游的必选项。
四面绕水的海鸥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其中,生长于咸淡水交界的江鸥沥麻虾最为出名,闻名遐迩。每到节假日,不少街坊专程来岛上吃河鲜,村里各个大排档座无虚席,门庭若市。
江鸥沥麻虾口感清爽鲜甜。(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深冬时节的海心村,家家户户都会晒制一些鱼干、腊肉。对于番禺人来说,这个味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最温暖、最地道的冬天味道。
四季果园采摘忙 亲子体验农家乐
来到海心村,不能不来采摘水果!四季皆宜的番石榴这个时候迎来了最好吃的季节。
在果园里,沃柑也迎来了丰收,一人高的果树上挂满了一簇簇金黄的沃柑,令人垂涎欲滴,摘一个尝尝,爆汁清甜。摘果之乐,品果之鲜,相信小朋友、大朋友都会为之兴奋不已!
沃柑挂满枝头。(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海岛风情新乡村 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堤景色旖旎。(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随着海鸥岛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海心村也逐步丰富了以农业生产、农村风光为依托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到目前为止,海心村已有花场5个、水果种植基地10个。“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正逐渐兴起。
除此之外,海心村的渔业养殖发展也很迅速,村内有大大小小的养虾塘30多个,主要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海心村逐渐成为番禺地区的海鲜供应基地之一。
接下来,石楼镇将创建海岛风情新乡村示范带,完善沿线民房规划微改造、公共环境配套设施提升优化、红树林生态修复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石楼镇也将串联民宿、农场果园、休闲垂钓、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点等资源进行推广宣传,让群众直接感受到项目创建带动效益,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