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见丨广州白云站:勾画云山珠水,谱写“钢铁之歌”
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奔 麦宇恒 贺全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贺全胜 通讯员 王天水
广州白云站模型展示(注:该模型已对站楼的每一层作电动抬升展示)
航拍广州白云站,后面不远处就是棠溪村
广州白云站站房整体钢结构屋面整体投影面积达9.52万平方米;最大跨度64米,钢结构花瓣最大悬挑28米
广州白云站站楼结构复杂,立体纵向落差很大,极为壮观
3月18日,在16根立柱连接30台液压提升装置的作用下,总重约2000吨的钢结构桁架缓缓提升,为白云站站房一期工程戴上了一顶“钢帽子”。如今,“钢帽子”已在铺装“帽顶”
白云站作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配套长途客运中心、旅游大巴站场和城市公交站场
大型“木棉花瓣”钢结构吊装
测量人员顶着艳阳,一丝不苟地进行技术操作
护目镜加防尘口罩,打磨岗位的工人每天得面对大量铁屑粉尘
出于劳保要求,焊接工人全身裹得严实,在烈日高温下,这种闷热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为了防晒,不少工人将脸、脖子包住
吊装、焊接过程中,负责高位观察的工人喊到嗓子沙哑
广州白云站站楼施工现场,叉车司机就是平台作业中灵活的“大手”,将重型组件精准、快速地转运
吊装、焊接过程中,工人们会为一条接缝反复确认
清明节后,广州艳阳高照。
清明前,作为在建的亚洲最大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的白云站完成了一期工程屋盖钢结构的提升作业——总长252.1米、宽48.6米,投影面积达12252平方米,总重量约2000吨的“屋盖”在30台液压装置的驱动下,被缓缓抬升至18米高的空中。至此,白云站云山珠水、木棉花开的外观雏形开始显现。
这一关键工程节点的施工,吸引了不少媒体的目光。
7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往白云区。对于即将见到的白云站,最大的好奇有两个:一是白云站为何会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二是在全国各地争相建设高铁站的潮流下,广州为何还要花大力气建设一个以普速列车线路为主的“综合车站”?
白云站总建筑面积达到惊人的263万平方米。广州南站,客流量全国第一,但总建筑面积仅为61.5万平方米,不及白云站的四分之一。规划之初,白云站的定位就不仅是一个铁路枢纽,而是以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建好后,将具备酒店、公寓、办公、商场等复合功能。另外,白云站为多达6条地铁线预留了建设空间,还将配套长途客运中心、旅游大巴站场和城市公交站场等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而作为火车列车停靠、旅客乘车候车等功能而使用的站房面积,白云站只有14.45万平方米,广州南站则有48.5万平方米。
对于第二个疑问,中铁建工白云站项目工程技术部长卢杰告诉我们,从乘客出行需求而言,目前普速列车依然在我国铁路客运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广州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要接纳全国各地的旅客,因此仍需要一个以普速列车为主的超大型枢纽,提供物美价廉的出行方式。
而如今的普速列车,与当年的“绿皮车”截然不同,新型空调车厢广泛使用,功率更大的准高速电力机车也投入使用。普速列车的速度、卫生和舒适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未来,白云站铁路站场将规划11台24线,承担广州市80%的普速列车服务,从而保障更多的旅客顺利平安回家!”卢杰自豪地说。
每个光鲜亮丽的宏伟建筑背后,都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辛劳和付出。白云站也不例外。以普工师傅王永克、焊接师傅张红光等为代表的两千多名建设者,一边认真应对疫情,一边奋力挥洒汗水、抢抓时效,白云站“几乎一天一个样”。
王永克正在一线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作业。“做两边定型化防护时,要把中间钢丝绳拉成线,又叫做生命线,安全带挂到生命线上后,才能保障安全”,王师傅在指导身边的新同事如何进行工作前的准备。年过40的他从白云站项目成立之初就已经参与进来,现在已经成为项目杂工班班长。王师傅主要负责安全方面的文明施工和临边防护两项工作,而王师傅的口头禅也是:“在建筑工地,一定要安全第一,不管怎么说我们先把安全做好,其他工友才能放心去干活!”
两年前,刚结束了东莞商品房的施工工作的王师傅在工友的介绍下来到了白云站,当晚他给河南家乡的妻儿打电话,满脸自豪,“这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我参与其中!”在孩子崇拜的小眼神下,妻子温柔地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呐。”
今年2月份进白云站施工项目的张红光是一位有着将近20年工龄的电焊老师傅,“我18岁从徐州那边的中学毕业后去了上海振华港机学习焊接,边学边干做了五年,之后扬州造船厂、哈尔滨滑雪场、厦门会展中心等都有我留下的电焊痕迹”,“这边的工作是工地上的朋友介绍来的,听他说广州这边的项目比较重大,很有意义,我就来了”。张师傅的工作主要是气保焊,“焊接完成后项目组会有专职人员检查焊接口,之后再交给三方检测,多道流程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在我们探访后不久,广州又突发疫情。出于安全考虑,白云站的施工也暂时停止了。建设者们希望这波疫情早点过去,尽快复工……
《羊城晚报》2022年4月19日A13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