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国名中医张忠德:守正创新,中医药现代化离不开“融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张靓雯
图/林添杰
“来,我们一个个问题解决!”脚步匆匆的德叔走进采访间时,脸上又绽放出大家熟悉的温暖笑容。
每日满满的行程安排下,急诊出身、走路如风的他,语速却很和缓,态度更是温文尔雅,这是他多年来与病人问诊时养成的习惯,毕竟医生“定”,病人心才定。
德叔的人生经历,在许多人眼里看来是一个传奇。其实,这也是中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写。
2003年,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生死关前走了一遭;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一如既往白衣执甲,奔波在全国各地抗疫一线,累计支援战疫324天。
抗击新冠疫情以来,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内地援港医疗队副领队,他12次出征,12次凯旋,深受百姓信赖,“德叔”这个广味称呼,随着他转战全国,被大江南北熟知。
“我们中医的自信不是盲目的,我们用疗效来说话,用老百姓的信任来说话。”德叔笑说,中医药抗疫不仅在中国各地、也在支援海外抗疫中积极发挥作用。在东南亚、非洲都有广东中医的抗疫队伍,为当地提供“中国方案”“广东经验”。
“近十年来,中医学科体系有了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新面貌。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医药还将迎来飞跃式发展。广东中医,将继续奋力充当‘领头羊’。”德叔逐字逐句、坚定地说。
中医抗疫,创新融合模式获认可
羊城晚报:广东的中医药基础深厚。随着近几年的战疫,您与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医疗界多有交流沟通。您觉得与十年前相比,从普通百姓到中西医疗界人士,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有何显著变化?
张忠德:无论是群众基础、科技创新还是临床实践,广东中医药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根基,加上近十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政策层面、医疗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中医药产业化建设等进行全方位支持,打造平台,才有了现在岭南中医药蓬勃发展的气象。
说起这十年来人们对于中医认识的变化,我有太多感触。今年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组织了21位国际专家,对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作用进行评估,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3月31日,世卫官方网站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报告中明确中医药提供的方法学是缜密的;报告指出中医药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能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鼓励成员国考虑中国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即整合医学模式。
得出这样的评价不是偶然的。有一组对比数字,我们广东中医界都记忆深刻——从3%到80%,这是我们今年3月支援香港抗疫时,两个月内中医参与率的变化。
由于香港与内地医疗系统的不同,内地医疗队在入驻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后,科学稳妥逐步扩大中医药使用范围,修订及完善中医诊疗方案。结果很明显,普通市民爱用中医药,西医同行认可我们的方案是科学的、流程是规范的,中医药抗疫在香港实现了多项突破。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现届特区政府已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未来将研究在制度和政策上如何令香港中医药发展有更多契机。我想,这个过程也反映出我们广东中医在中西医融合抗疫中不断创新、务实努力。
中西结合,深度融入公卫体系建设
羊城晚报:从抗击“非典”(2003年),到此后的甲流(2009年)、登革热(2014年)、寨卡(2016年)、新冠(2020年至今)等传染病防治,您一直站在一线。与以往相比,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有何新发展、新角色?未来还可在哪些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张忠德:可以说,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在抗击“非典”后得到了重视和提升。抗击“非典”是个遭遇战,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的情况,我们在二沙岛院区,戴着三个棉口罩抢救病人,用完拿去洗晒后再用。说明当时我们对这个传染病的认知和物资储备都不足够。
此后在应对甲流、登革热、寨卡、新冠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参与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入。中医药应如何深度参与到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中,大家一直在探索。
中医药未来要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认为还要在三方面发力:
第一,要建设一个高级别的公共卫生防控中医药平台,包括科研和救治平台。例如广东正在推进的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成立的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队员来自省内14家中医院,已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是药物保障机制,要重视中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如果我们自己不重视原创中医药的研发和生产,就会落后被动。
第三,要打造平战结合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
中医现代化,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
羊城晚报:您是中医急诊学和中医传染病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急诊学,以往常被认为属于西医的话语体系。您觉得今天的中医学科体系,有何新面貌?
张忠德: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的科学,所以我认为,医学是最能够吸收每个时代先进科技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学科。这就是医学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医学一定是最前沿、最fashionable的学科,包括中医学。
不要把中医与先进文明科技隔绝开来,我们要冲破自己给自己捆上的枷锁。尤其在中医重症医学和急诊学的发展上,一定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来为中医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CT、介入等影像技术,以及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内窥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医要大胆地拿来为我所用,这些检查治疗手段实质上都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
几千年来,中医对急救和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和手段有着丰厚积淀,每个时代都会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用尽你所在的时代最好的东西,来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
羊城晚报:这两年来的抗疫令很多人思考:为何病毒不断变化,中医能否“以不变应万变”?为何“古老”的中医经典理论,跨越两千多年至今仍能有指引作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忠德:中医学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总则。中医应对传染病有一套理论体系,无论病毒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中医诊疗的对象,根据病人的证候来分析核心病机,以此建立治疗方案,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位患者辨证论治。
守正创新,湾区中医药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羊城晚报:现在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释和发展中医药。广东有哪些敢为人先的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中,广东有何优势?
张忠德:中医讲究守正创新。当下,要守的是中医的思维模式;而创新,则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理论体系要创新。我们要用看得见的疗效和可重复的循证医学,向世界阐述好中医药理念,为应对全世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方案”“广东经验”。
其次,我们要不断完善产业链,为人们更好地使用中医药提供可及性。例如在中药剂型上,从煎煮的汤药,到片剂、冲剂、胶囊等的创新;在产业化建设方面,从药物种植、药物提取到药物供应等环节的一系列优化。
2020年1月,我国首家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落户广东。它与此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我国首个中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成了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相信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医药现代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我相信,广东有如此优良的中医药基础,在中医现代化的路上,将会继续奋力充当“领头羊”。
人物名片
张忠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参与中医药防治“非典”、甲流、登革热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是我国防治传染病的中医领军人物。大家喜称其为“德叔”。
大咖金句
医学一定是最前沿、最fashionable(注:流行的)的学科,包括中医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用尽你所在的时代最好的东西,来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