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进入“万亿时代” 转战高端智能化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梁彧 发表时间:2022-10-29 09:10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梁彧  2022-10-2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到2021年逐年上升,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6000亿元,同比增长76....

走向市场驱动,转战高端智能化

在经历黄金增长期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迎来市场化盘整期。不少自主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比亚迪、小鹏、埃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不断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的追捧,也加速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到2021年逐年上升,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6000亿元,同比增长76.5%。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新能源行业正由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随着国家补贴退坡与取消,缺乏产品竞争力的车企将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新一轮洗牌后,技术领先、产品竞争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有望享受长期行业高增长红利。

01

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冲刺650万辆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即将达到万亿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成为热门投资标的。以造车新势力、华为、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众多玩家争相入局,整个行业呈现百花齐放局面。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行业正由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预计未来四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仍会保持快速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1-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大值,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实现了超大幅度的增长。此前,乘联会已上调对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预测数据,从550万辆调整至600万辆,综合商用车表现,新能源车全年销量有望实现650万辆。

此外,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达到26.7%,较2021年7月14.8%的渗透率提升11.9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看,2023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或有望达到35%。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占全球增长的大部分。

政策的利好,也给足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的信心。5月底,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财政部及税务总局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8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3年底。吉林省、河南省近期也在进一步研究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乘联会表示,当前各地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促消费政策,无论在补贴金额还是覆盖面上均不低于燃油车,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税政策延期符合预期。他表示,今年底面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继续免征一年购置税将会为市场提供缓冲。

高速向好的态势,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充电桩保有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此外,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中TOP5占据市场份额七成,星星充电和特来电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27万台,国家电网和云快充充电桩保有量超17万台。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补给站”,充电桩的布局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此外,受益于政策推动,加之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持续上涨,中国私人充电桩增长状况较公共充电桩发展更快,但相较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从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仍需改善,国内高端新能源产品还需突围。

02

自主品牌崛起,高端化和智能化成主旋律

艾媒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比亚迪,累计销量为64.14万辆,其次是特斯拉、上海通用五菱。而中国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认可度最高的三个品牌则分别是比亚迪、小鹏和丰田,其中比亚迪的比例远超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例为60.4%;小鹏和丰田也在中国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定的地位,比例分别为42.3%和33.5%。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则是目前中国消费者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比亚迪和小鹏能够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源于自身核心硬实力,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民对于国产车的接受度大幅提高,高端化和智能化正在成为自主车企丰富自身实力的第二发展曲线。从蔚来、高合等品牌车型40万元以上的车价,到广汽埃安建立高端品牌Hyper,比亚迪将成立5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高端越野品牌,国产品牌高端已然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达到22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和高端的赛道竞争更加白热化,比拼的就是各个车企的技术储备。

以比亚迪为代表,它是全球首家掌握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亚迪从硅提纯,到晶圆,到芯片制造,再到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装配等,基本全产业链自研自产,以及在CTB技术和e平台3.0的技术赋能下,形成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护城河”。从2021年开始,比亚迪已经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端展现出强势引领能力。

而小鹏在财务层面的表现也凸显了自主新能源品牌的活力。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获得营业收入336.1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小鹏汽车的经营性现金流虽然仍为负,依然处于“烧钱”状态,但2021年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收入增长,交付量正在增加。加之销售服务及超充网络正快速扩张,新产品推出节奏加快,为小鹏汽车渗透中高端市场铺平道路,财务状况有望继续改善。

君迪中国区汽车数字化零售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谢娟分析认为,汽车产品的变革正在快速推动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自主新势力之所以能抢占行业领先地位,源于自身互联网基因对于用户需求的敏锐嗅觉。

03

安全是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选购因素分析中,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前五项因素分别是汽车安全性、充电所需时间、最大续航里程、汽车价格和国家补贴。

此外,对新能源汽车不满意的调查中,续航能力差、维修保养费高、配套设施不完善成为消费者主要吐槽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一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和召回事件频发,致使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关注度跃居首位。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只有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汽车续航能力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旅程担忧才能得以解决,车企在电池技术提升上任重道远。

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安全仍然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监管平台的能力建设,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体系。此外,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发展所在,政府部门应发布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指导意见,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今后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安全性能,创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汽车学院驱动系统创新研究所所长宋珂认为,必须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在关键技术路线选择上掌握话语权;同时不断加大从原材料到应用端的技术储备。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统筹: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磊 ■制图:廖木兴

数据来源

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J.D. Power《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客户体验价值研究报告》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