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鲍起静:女演员的年龄不是枷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实习生 黄俊颖
73岁的鲍起静至今仍然活跃在一线。最近,她参演的剧集《上车家族》正在TVB和埋堆堆热播,这部剧终于为TVB一扫大半年的低迷,首播收视超过23点,豆瓣评分更高达9.1分。这部剧以城市居民最关心的“买楼”为主题,题材接地气,在嬉笑怒骂之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酸。其中鲍起静饰演的独居老人闵谢毓霞是全剧的闪光点,她仿佛女版苏大强,爱“作”爱闹,让一群后辈头疼不已。
人们习惯把鲍起静叫做“鲍姐”,因为她足够资深,也足够亲切。她生于一个演艺世家,父亲是著名演员鲍方,母亲刘甦是一名话剧演员,弟弟鲍德熹是拿过奥斯卡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著名摄影师,丈夫方平则是知名的演员和监制。她入行五十多年,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润物细无声的演技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肯定;但另一方面,她出演的角色大多是平凡母亲、普通妇女,在她身上,始终有一种扎根草根的朴素和坚韧。最近,鲍起静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入行五十多年、演了四十多年的妈妈角色,鲍起静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代:“现在女演员的天地更加广阔了,对我来说,难得的是我在这个年纪还能遇到好的剧本和角色,多幸福啊。”
从小在片场长大,顺理成章当了演员
出生在这样一个演艺世家,对鲍起静而言,成为一名演员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注意,是当演员,而不是当明星。“我觉得自己没资格发明星梦。”鲍起静说,“我只是想踏踏实实做个好演员。因为父母都在这一行,我从小在片场长大,看他们拍戏,看着看着,自己也喜欢上演戏了。其实现在也一样啊,很多演员和导演的下一代都会加入这一行,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父亲鲍方是著名的爱国影人,因此鲍起静在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考入“长凤新”演员训练班——这是长城、凤凰、新联三家爱国电影公司联合成立的演员训练班,培训演员时最讲究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于是,鲍起静在训练班里收获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她在纱厂工作过三个月,也下过田锄过地。她表示:“我觉得很幸运,我们这种所谓的知识分子家庭,当时其实比较少机会接触到体力劳动者,我正好趁这个机会见识见识。其实我很喜欢这种朴素简单的生活,几十年都一样。”
对普通人的关注,贯穿了鲍起静50余年的演艺生涯。她很少演大富大贵的角色,反而演过特别多的“屋邨人”——从最著名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到最近播出的剧集《上车家族》,鲍起静参演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屋邨取景。她在采访中感叹:“差不多全香港的屋邨,只要是能外借给剧组拍摄的,我基本都拍过一遍了。”
有数据显示,香港有超过1/3的市民居住在租金低廉的屋邨,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大多数。鲍起静最擅长在影视作品里重现这些普通人形象。比如在为她带来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荣誉的《天水围的日与夜》里,鲍起静饰演的贵姐是一个普通的超市女工,在超市里开榴莲、与青春期的儿子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影片中,鲍起静素面朝天,一头朴素的短发,时常穿一件宽大的纯色T恤,配一个斜挎黑色帆布包,她在天水围的大型屋邨里买菜、做饭、行走、生活,举止干脆、表情爽朗。她的举手投足都令人信服——这就是我们身边随时都会遇到的中年女性,她们总是坚韧而乐观,如同一根“定海神针”,即便在不算好的境遇里,也能笃定地支撑着一个家庭。
新剧《上车家族》也是围绕屋邨而展开的故事,鲍起静饰演的闵谢毓霞是一名住在公屋的独居长者,独子家宝带着自己的新家庭移居海外,只剩下她一人。不同于她过往的大部分角色,闵谢毓霞其实是一个不讨喜的老人家:她精明、挑剔,还爱占别人小便宜,在屋邨里“臭名昭著”;似乎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过往——她一出场就被车志明(林敏骢饰)指责为“老小三”,认为她是导致自己亲生父母分开的罪魁祸首。但在这部讽刺喜剧里,不讨喜的闵谢毓霞却因为手握一套珍贵的公屋而成了“香饽饽”,车志明一家与她的亲生儿子家宝都觊觎着这套房子,进而使劲讨好闵谢毓霞。
鲍起静非常喜欢《上车家族》这个接地气的题材:“在香港,抽中公屋就像中了彩票,但是排一个公屋号要很长的时间。这部剧里,车志明一家在2008年‘下错车’(把房子卖掉),之后收入再也没追赢楼价。他们从一开始坚持要存钱买私人楼宇,到后来连阿婆的公屋都不放过,一路降低自己的期待,这部剧很现实,也很心酸。”
甘当“黄金绿叶”,30岁出头就演“妈妈”
对鲍起静而言,1980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这一年,她担纲女一号的电影《白发魔女传》上映,她与丈夫方平因一同拍摄这部电影而相恋,这也是她在长城电影公司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样在这一年,她加盟亚洲电视的前身——丽的电视,并在剧集《大地恩情》里首次演母亲,由此开启了她长达四十多年的“母亲专业户”生涯。而实际上,1980年的鲍起静不过30岁出头,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成为一个妈妈。
如今的30岁女演员仍标榜着“少女感”。但鲍起静坦言,在当年,对女演员来说,30岁就是一个要退下来的年纪:“花旦都是20来岁的人做的,30岁就要从女一号的位置退下来了。我从小就觉得,演员是我的终身职业,30岁出头的时候演母亲,跟当时自己现实中的生活状态是不同步的。但作为一个演员,我要做的就是演好角色。既然已经过了演女一号的年纪,那就把下一个阶段的角色演绎好。正好当时电视台来找我拍《大地恩情》,我就顺理成章地演了。”
年龄是许多女演员迈不过去的坎。鲍起静的母亲刘甦曾是一位话剧名角,但后来也只能渐渐隐退。“人人都说我爸爸演戏好,但妈妈会跟我们分析,爸爸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其实我觉得在演戏上我遗传了妈妈,而不是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会教我如何演戏,尤其是在舞台上如何控制整个舞台的感情,她真的非常厉害。”鲍起静说,“但是她来到香港后,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在演艺生涯里已经没有任何梦想和幻想,只能踏实做好配角。”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鲍起静也始终踏实当好她的“配角位”。虽然鲍起静的角色对影视作品而言不可或缺,但她始终只能是“黄金绿叶”,需要依附着主角而存在。
鲍起静始终认为,演员是被动的:“我只能按照自己拿到的角色来做,很难说我自己想演什么角色。”但她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2008年许鞍华找她拍《天水围的日与夜》,电影以一个平凡的中年母亲作为女主人公,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这部影片让鲍起静站在聚光灯下,尽情展现自己的演技功力;而近年来,随着女性的影视形象越来越丰富,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现在,女演员的天地很广阔,你可以二十几岁就开始演妈妈,也可以四五十岁还在拍爱情剧,主要还是看演员自身的形象和作品的设计。很多人都说我总演贤妻良母,其实我也演过很多不同特点的角色,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比如我也演过惊悚片《僵尸》,现在的《上车家族》是个喜剧。一个女人其实是有多重身份的,现在的影视作品更能够体现这一点。比如我前两年演过一部电影《一家之主》,我的角色是个教画画的艺术家,为了照顾家庭而放弃去国外的机会,这又是另一种妈妈。”
“演戏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工作。人的生命很短,但我好像过了很多辈子,每个角色都等于一段人生。现在机会越来越多,所以有人问我会不会退休,我说一定不会,要做到自己做不动为止。”不过,鲍起静仍然不习惯为自己设定目标:“其实我没有特别想演的角色。还是那一句,演员是被动的,我不会强求。但是我愿意等待一个好的机会。无论什么角色给到我,我都会尽力演好。”
荧幕“子女”多,喜欢和年轻人合作
演了几十年戏,鲍起静的演技愈发炉火纯青。在《上车家族》里,她能把闵谢毓霞这个浑身缺点的角色演得可怜又可爱,让很多观众看得眼湿湿。她的深厚演技让观众看明白,独居长者的“作”和“烦”,背后是孤独无助的心态。比如剧中备受观众赞誉的一幕:闵谢毓霞发语音信息给远在异国的儿子家宝,因为怕给儿子造成困扰,所以小心翼翼地说了删、删了又说。鲍起静说了三段语音,三段都表现了不一样的情绪:“我把自己代入这个角色,很自然就这样演了。第一段语音的时候,闵谢毓霞很生气,觉得儿子怎么抛弃她;说完又觉得这样可能惹儿子生气,就放软了语气;但她没把这段发出去,直到最后一次,她才说出自己的心底话:‘儿子,不要扔下我’。”
听到观众都对这段表演好评有加,鲍起静又谦虚地表示:“是剧本本来就写得很好。我们编剧把这个角色写得很贴地、很真实,很多独居老人都有一种孤独无助的心态,而编剧对这个群体观察细微,包括他们会做的一些不讨人喜欢的行为也都写进去了。读剧本的时候已经觉得跃然纸上,好像就已经看到闵谢毓霞的‘衰样’。”
鲍起静谦虚、低调,对表演始终保持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年轻人见到我,很多人刚开始都会战战兢兢,觉得你是个前辈啊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态度吧,我对他们亲切,大家很快就意识到,鲍姐挺好的,什么话都可以跟她说,什么事都可以跟她商量。每一次拍戏,我们剧组都会像一家人一样,有商有量。”她的荧幕“子女”有很多,郭富城、张学友、黄家驹、郑则仕、吴彦祖、张柏芝……而她最“在乎”的一位,是在《肥猫正传》中饰演肥猫的郑则仕,她喊他“Kent哥”:“Kent哥在演戏上是我的老师,从合作《肥猫正传》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启发我,支持我。这个‘儿子’在我生命里占了很大的位置,每一部戏我都想跟他聊聊,比如《上车家族》播出之后,他有打电话鼓励我,说我演得很好,这是个很好的角色;之前演《同盟》(TVB剧集,鲍起静演一个黑帮大姐大)的时候,他就很直接地告诉我那个角色对我来说太勉强了,我演得不好。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了解什么是好剧本、好演员和好戏。”
鲍起静很喜欢跟年轻人合作,因为她总能在年轻人身上发现许多令她感兴趣的东西。“现在有很多很红的小朋友嘛,一开始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可以红成那样,但后来有机会一起工作,就发现他们真的好‘得意’(有趣)啊!他们活泼、无畏、大胆、创新,比我们厉害好多。”在采访中,鲍起静对曾经合作过的新生代演员赞不绝口,“现在的小朋友收放自如,一教就懂。我当年出道的时候就像‘一旧饭’(懵懂),尤其是以前拍电影,产量小,锻炼机会也少,我是在参加电视工作之后才觉得演技有了很大的成长。现在他们很幸运,有更多工作机会、有好的角色,我很羡慕他们。我经常鼓励他们要坚持下去,演艺界里有很多困难,比如突然觉得自己在演戏上没法进步了、比如突然间没有了冲劲,但你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鲍起静已经做好了活到老、演到老的准备:“我要坚持工作,所以现在要把身体继续锻炼好。我在69岁才开始锻炼,起步太晚了,还好得到很多朋友的鼓励。我现在每天坚持跑步,因为我知道,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都做不了。”
【对话】
羊城晚报:《上车家族》这部剧为何能吸引你参演?
鲍起静:我第一次与监制和两位编审见面的时候,剧本还没出来,他们光是把这个剧名告诉我,我就觉得非常吸引。因为这是个喜剧,而且是一个反映小市民生活的故事,我非常喜欢。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待闵谢毓霞这个不讨喜的角色?
鲍起静:她是有点讨人厌,很挑剔,还经常骂人,跟我本人很不像,哈哈!但其实这个角色很真实,很多老人都会这样,因为太孤独,会经常胡思乱想。我想跟闵谢毓霞说:哎呀,你想太多啦!
羊城晚报:演一个独居长者,会有难度吗?
鲍起静:我比较了解独居长者这个群体,虽然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但我平时会参加一些专门照顾独居长者的公益活动。我还帮很多“小朋友”拍过他们的毕业作品,里面有不少是独居长者题材,所以其实我演过不少这样的角色。《上车家族》的剧本很好,编剧把我的角色写得很完整,角色的背景、想法等都很好地表达出来了。
羊城晚报:你似乎有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在屋邨拍的,《上车家族》也不例外。
鲍起静:是的,差不多全香港的屋邨,能够借给我们的,我都拍过,所以我对这个地方比较了解。以前《天水围的日与夜》是在天水围拍,那里是比较新型的公屋;这次《上车家族》的取景地是白田邨,有六七十年历史了,更残旧也更真实。拍戏挺麻烦的,一拍就要借别人的地方用十几天,很多太密集的屋邨,我们很难借到。这次是因为白田邨快要拆迁了,所以我们可以租下一整层拍摄,不会骚扰到别人。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闵谢毓霞一个小小的房子,但实际上我们摆机器、服装、化妆、收音、道具、美术占用了好几个房子。
羊城晚报:你在剧中有两个儿子——林敏骢和林景程。分享一下跟这两位后辈合作的感受吧。
鲍起静:林敏骢很喜欢即兴发挥,很多人喜欢他那种嬉笑怒骂的搞笑风格,对整部剧很有帮助。他的语言风格影响了我们,后来我们也开始加入类似的对白了。这部剧之所以能成功,他出了很多力。
景程是第一次跟我合作。年轻人见到我,最开始都会战战兢兢,但很快他也不怕我了。我们无论是对戏还是平时都经常在一起,有了真实的感情,对戏也更顺利。
羊城晚报:很多观众都为剧中的一幕所打动:你准备发语音信息给儿子家宝,却小心翼翼地说了删、删了又说。详细聊聊这一幕的拍摄?
鲍起静:这一幕是一镜到底,很快就拍完了。导演把摄像机摆在我面前,说希望我一次性把三段话都讲出来,这样就可以有很完整的三种不同的感情。拍的时候基本没有NG过,就是后面再补了两个电话的特写镜头。很感谢他很信任我,又把这个场景处理得很好。
羊城晚报:这两年在TVB出演的两部剧《我家无难事》和《上车家族》,您突破了以往的戏路,在两部轻喜剧里扮演调皮可爱的母亲形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鲍起静:好玩呀!我喜欢演喜剧,因为可以在一个欢乐的氛围里工作,每天都处在这个状态,人也更加开心。而且《上车家族》除了带给观众欢乐之外,也可以带来深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剧集。
羊城晚报:《上车家族》播出一周多,反响非常好。这在你的意料之内吗?
鲍起静:拍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这部剧没那么常规,观众要么很喜欢,要么完全不接受。现在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都说这是TVB做得比较好的剧,这给了我们非常多的鼓励。我也觉得这部剧有喜有悲,有很多值得细细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