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南粤工匠》首播,“冷门”文物修复师激发观众“热血”

来源: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发表时间:2022-11-21 09:49
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2022-11-21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图、视频/片方

11月18日,纪录片《南粤工匠》在珠江频道首播,来自广东省博物馆的“文物医生”李涛在首集登场,揭开文物修复师这一“冷门”行当背后的初心与匠心。

作为全国首批科班出身的文物修复师,李涛“传一业守一艺”,十余年来共主持及组织修复、装裱、保护馆藏书画文物4000余件,独创的四项国家专利填补行业空白,李涛更致力于将这门结合了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学科传承给下一代。

【视频】

“古时候的画家,画那一笔可能只需要0.1秒。但我们今天要分析当时画家的调色盘里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的成分是来自矿物质、植物还是动物,可能就要花三天的时间。”李涛说,“身为文物修复师,我们对色彩的敏锐度甚至需要比大部分画家更强。”他举例,仅为做出与原作底色最接近的宣纸,便需要反复调色、染色、风干、对比,失败后重来,循环往复。

画作修复前后对比

在李涛看来,文物修复无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例如做纸张强度的测试,涉及物理学;用药剂对书画进行清洗,涉及化学;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处处需要运用美术知识。”

文物修复师被称为“三D行业”。这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Dirty(脏),Difficult(难),Dangerous(险)。李涛说,这份工作看似平淡无波,实则步步惊心:“你要非常专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可能在你眨眼的瞬间,稍有不慎,一件文物就毁了。”但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李涛都从未放弃过:“干我们这行没有放弃可言,就像医生不可能放弃病人。一个方法行不通,就要马上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每一步都要全力以赴。”

“以现在文物修复师的数量,我们将永远追不上文物损坏的速度。”作为全国首批科班出身的文物修复师,李涛深感传承之迫在眉睫。近年来,李涛作为广州美术学院书画保存修复专业的外聘教师,将自己的技艺教给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学生。他们在未来将继承这门小众但功在千秋的事业,用一件件被修复的文物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的桥梁。

编辑:聂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