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廉江青平镇那毛角村:发展茶业让茶农腰包鼓起来
湛江廉江市青平镇那毛角村,一年四季茶香弥漫,一包包带着大自然清香的茶叶畅销市场,让茶农腰包鼓起来。
山区开出致富路
那毛角毗连广西,是个水库移民村,到镇区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然而,在这个偏僻山村,绿水青山间的茶园,展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现在虽是冬天,这里的山头还是一片葱绿,产出的冬茶也是供不应求。”老茶农林国廉迎上来,脸上挂着笑容。
林国廉是该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2008年,他率先带领那毛角30多位村民上山开辟茶园。
村边多个小山头渐渐变成了茶园,随后该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在村场建起茶叶加工作坊。一年四季,合作社统一生产、收购、管理、销售,并聘请技术人员,推行严格绿色种植标准,制茶工艺精益求精,社员采摘茶青后统一在合作社茶厂交费加工,再由合作社定向销给茶叶公司,高产高质,省时省工。
几十户茶农由原来的各自为政转向合力出击,全村茶园也由原先的几十亩拓展到现在的近700亩,一个个灌木丛生的小山头成了撑起农民梦想的新茶园。
种植、加工、销售,那毛角茶产业链更臻完善,加工作坊已变成标准化大厂房,绿色种植深入人心,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安柏”商标。在品牌带动下,那毛角茶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山村产业“绿”优势
“人在草木间,浮生半日闲。”踏上小山头的茶园,可感受到那毛角茶的“绿色”之路。
远处是水天一碧的长青水库,近处小溪绕村,梯田式茶园在寒风中舒展着鲜绿,生态之美扑面而来。
茶农林安正在他那50亩茶园里采摘冬茶。他说,这里的黄壤很适合种茶,但南方春夏阳光过强,直晒会影响茶质,所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都在茶园里偶尔种树遮阴,让阳阴适度互换。
对那毛角茶农来说,绿色种植理念已深入骨髓。他们自进山种茶以来,从不施用化肥壮叶,宁愿低产也要保持茶质。林安说,我们也要让茶树“休养生息”,一亩茶应采尽采的话,一年可赚两三万元,但村民常留叶不采,保树养土,虽然收入一时少了,但发展之路的可持续性增强了。
回到村场,宽大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传出阵阵清香,采下的茶青已变成碧绿色的成品茶,几十名村民在为茶叶打包。
林国廉用溪水煮茶,让大家围桌品尝。他说,在偏远小山村干产业,必须耐心和静心,以苛刻的要求和匠心来营造绿色产业。
望着窗外青山和村场一栋栋漂亮的“茶叶楼”,青平镇党委书记钟桂林说,那毛角村虽偏远,但村民借助这片山水生态,以茶兴业,“闯”出了一条高效独特的产业之路,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了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