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召开海洋经济产业大会 现场签约2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600亿元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赵映光、通讯员单伟轩报道:11日下午,风光旖旎的汕尾品清湖畔,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在此举行,众多海洋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知名乡贤齐聚一堂,共赴筑梦蓝色之约,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为汕尾海洋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据悉,大会举行期间,共有20个投资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604.35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项目15个、超20亿元的项目10个、超50亿元的项目7个。
坐拥455公里海岸线
地处粤东沿海,汕尾“海”大物博,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坐拥455公里海岸线,境内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10个,具备20万吨级国际枢纽港口开发条件,并且享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美誉。
在国家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而今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就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部署,提出“做大做强电力能源产业”“发挥汕尾‘风光水火核储’电力能源优势,加快建成大湾区能源供应基地”等目标任务。
优越的资源禀赋,再叠加中央、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机遇,依海而生的汕尾可以说集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能。
高能级实施兴海强市
海风吹拂,为汕尾带来了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
其中,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是目前省内唯一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园区内已集聚了中天海缆、江苏长风、天能重工等海上风电一流头部企业,初步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园。
今年1月10日,明阳智能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MySE18.XMW发布暨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产品平台MySE16.XMW下线仪式,标志着汕尾市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汕尾海工基地企业实现产值13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产值10%。
汕尾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强调,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着力打造更多具有汕尾辨识度、示范引领性的工作品牌。“十四五”期间,汕尾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以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以海工装备制造为核心、海上风电为特色的新能源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11日召开的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就是汕尾促进海洋经济企业交流合作、加快发展蓝色伙伴关系,高能级实施“兴海强市”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