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港教育深化合作又有“大动作” 港中大(深圳)将扩大办学规模
深圳市政府将加大力度支持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共同建设微电子学院、共同发展医学院 校方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以下称《补充协议》)。香港特区政府于2月22日发出的《新闻公报》称,这为三方在扩大港中大(深圳)办学规模、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奠定基础。港中大(深圳)等高校的加快发展,将有助于港深两地建立大湾区人才高地。
《补充协议》阐述,港中大(深圳)自2014年设立以来,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及深圳区位优势,用好港中大的学术、评价体系与科研地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领跑者,是深港深化合作的成功样板。
深圳市政府作为属地政府同意对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两校园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三方合作,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六方面支持——
支持港中大(深圳)扩大办学规模,尤其是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支持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吸引境外优秀学生就读。
支持港中大(深圳)提升办学条件,按照本市高等教育投入政策,为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同意为港中大(深圳)办学提供新增用地支持,通过政府投资渠道建设新增校舍。
支持港中大(深圳)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两校园合作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微电子、机器人等学科专业;支持共同建设公共政策学院、微电子学院;支持共同发展医学院、医院。
支持港中大与港中大(深圳)两校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支持深度参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区域建设发展;支持在深圳建设大学科技园。
支持港中大与港中大(深圳)两校园积极承接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领域重要部署,争取国家重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两校园联合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平台,共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合作。
谈合作·表心声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
港中大(深圳)秉承港中大优秀办学传统,齐心协力打造好“一个品牌,两个校园”。港中大(深圳)将以此次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凭借“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情怀,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东方与西方,加快建设成为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继续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探索成功之路,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港中大(深圳)理事会理事长、港中大校长段崇智:
感谢深圳市政府多年来对港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及教育发展的支持,港中大(深圳)在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发展成绩骄人,印证了港中大教育模式的成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两个校园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在创新科技、人才培育等方面落实深化合作,巩固成果,大步向前,使港中大这个国际品牌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优秀研究型综合大学之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