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默哀!地震已致116人遇难,仍有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最新消息→

来源: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23-12-19 14:19
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2023-12-19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距离临夏州积石山县8公里,距离临夏市39公里,距离兰州市102公里。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金昌等地震感明显。

19日,甘肃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地震救援最新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截至目前,地震共造成甘肃105人死亡,房屋损毁4782间。

另据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透露,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波及邻省青海,截至12月19日6时,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11人死亡,140人受伤,民和、循化、化隆等县区有部分房屋倒塌,当地电力线路、通信网络正在抢修中,人员救援和灾情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这是12月19日凌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拍摄的一处倒塌的房屋。图/新华社

甘肃地震原震区

仍存在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

积石山县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有媒体提问称,是否还会再次发生较大余震的可能的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

消防员在地震受灾最严重区域

开展拉网式搜索

请社会志愿者、社会车辆等

不要前往震区

发布会上,消防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消防总队救援力量在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开展拉网式的搜索,截至19日9时30分,消防人员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其中生还38人,遇难23人。

截至目前,已调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500余人、公安干警1500余人、部队官兵1000余人赶赴灾区。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运第一批应急物资,棉帐篷2600顶、折叠床10400张、棉被10400床、棉褥10400床、火炉1000套(含烟筒);省财政厅紧急下拨抗震救灾资金2000万元,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震中及周边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不等不靠,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震区隐患排查、群众避险安置、受损设施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由于震区交通条件限制,请社会志愿者、震区外群众、社会车辆等不要前往震区,避免造成交通拥挤,确保救援通道、生命通道畅通。

12月19日凌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救援力量在现场整顿物资开展救援。图/新华社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鉴于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144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救援。

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

全力指导支持甘肃积石山县地震

医疗应急工作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骨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临近甘肃省的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将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健康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指导派出33辆救护车等专业车辆和173名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青海省派出68辆救护车,40余名省、市专家在现场开展救援。

截至12月19日6时30分,灾区共收治300余名伤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成立联合专家组,会同当地医务人员对收治伤员进行会诊,逐一排查隐匿性伤害,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全力救治伤员。国家卫健委将根据救治需要随时增派医疗救治力量,最大限度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月19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当地干部在登记受灾群众信息。图/新华社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甘肃积石山县震区未来几天无降水过程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中国气象局19日启动了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预报显示,未来10天,积石山无降水过程。

中国气象局通报,12月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较低,在零下15℃到零下9℃之间,体感寒冷,着装指数为7级,适宜穿着冬大衣、羽绒服、戴手套等;紫外线为3-4级,强度强,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震区及周边交通沿线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19日白天G6、S201、G0611、G310沿线阵风风速较大,对物资运输有一定影响,请前往震区的人员注意保暖,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兰州中心气象台发布的积石山震区专题天气预报显示,积石山过去三年,12月下旬平均气温零下7.6℃,最低气温零下17.9℃。未来10天,积石山无降水过程,冷空气活动较弱,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气温缓慢回升,最低气温零下10℃至零下14℃,最高气温在1℃至5℃。

12月19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抢修电力设施。图/新华社

西部战区派出前进指挥所

西部战区依据军委联指中心命令,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建立抢险救灾指挥体系,向震区派出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部队救灾行动。目前,第76集团军某防空旅、甘肃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等应急救援力量,已进入震区开展人员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记者从西部战区联指中心获悉,战区陆军、战区空军、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武警甘肃总队、武警青海总队等单位已做好后续支援准备,依令投入救灾行动。

共记录到近300次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3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

此次地震余震不断,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截至12月19日06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275次,其中3.0级及以上余震9次,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7次;3.0级以下余震266次。

亲历者:

担心余震,天亮才敢上楼

今年27岁的唐明玉(化名)是积石中学的美术老师,平时自己租房在积石山县城居住。地震发生时他恰好去楼下超市买水,刚刚来到马路边。“耳朵里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大地就开始摇晃起来”,唐明玉说,“站在水泥路上就像站在一摊烂泥上,根本站不稳。”

由于担心学生的安危,唐明玉在地震发生不久后即动身前往积石中学,一路上他并未看见有房屋倒塌的情况,不过他听说“农村的情况严重,有的屋子塌了”。凌晨1点多,唐明玉赶到学校,看见同学们都已经疏散在户外,由于当地天气寒冷,有老师捡来树枝等物,为同学们生火取暖。

积石中学学生们在空地取暖。受访者供图

据唐明玉所见,中学里的房屋均没有倒塌,只有保安室的墙上出现了裂缝。“让人安心的是学生们没有伤亡的情况。”不久之后,陆续有学生家长赶来将孩子接走,家长在外地的学生则由班主任老师照看,“学生们都待在老师车里,一是防止余震,二是暖和点。”目前,唐明玉已经离开学校,待在自己的车里避险,“昨晚到现在可能有四五次余震了,还是不敢待在室内”。

亲历者满女士说,“昨晚电停了又来了好几次,睡着了就地震了。”由于害怕余震,她一直在空地上待到凌晨6点多才敢回去。夜里天气寒冷,聚集在空地上的居民们用捡到的木材,木板等自发地生火取暖,“很多人逃离时没穿够衣服。”

居民在空地生火取暖。受访者供图

另一位亲历者张女士说,地震时丈夫不在家,她急忙给孩子穿好衣服,抱着他从七楼跑下楼,“本来不怎么会开车的人,那一刻只想带着孩子把车开出去”。但夜晚太冷了,他们只好在车子里待到凌晨5点才敢回家。

兰州也有震感,张同学在兰州大学就读,她告诉记者,凌晨时,宿舍4个人刚上床就感觉到床晃了一下,接着就是手机地震预警倒计时的声音。“我们宿舍4个人立马下床,跑下楼。”她介绍,从2018年入校以来,她已经经历过近5次3点几级的地震。“我们在楼下待了20分钟左右,太冷了,就又坐电梯回去的。”

地震为地球表面或内部的振动

造成的地面振动

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突然运动、

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

亦可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

我们通常遇到的地震大多都是构造地震

是由地下断层错动引起的

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

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

都属于构造地震

虽然地震不可避免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在手机上设置地震预警

发生地震怎样正确逃生?

如何自救?哪些行为不要做?

↓↓地震逃生三原则

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

多次地震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在房屋里的人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在外面的人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等。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概率。

1、如果你在室内,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蹲下,身体尽量蜷曲,降低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

由于我们对地震知之甚少,才会导致逃生不及时,人员伤亡大。

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

因此,当房子晃动的时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波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逃生原则3:次生灾害要避开

火灾是地震最常见的次生灾害之一。切记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家里做饭,请立即关火,着火时马上灭火,并逃离现场。

来源 | 羊城晚报综合 央视新闻、新华社、西部战区微信公众号、中国应急管理、广东应急管理

文字 | 部分来自羊城晚报记者 罗清峣 王隽杰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