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看数据找问题,送政策送温暖 低保户竖起大拇指:他是好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高焓、李国全、严煦 发表时间:2024-02-09 09:02
金羊网  作者:高焓、李国全、严煦  2024-02-09
“村民遇到困难都爱‘扛着’,去看数据、找问题,才能把好政策送上门、送到位。”他说。

羊城晚报讯 记者高焓,通讯员李国全、严煦报道:“上个月凤二村没有大额医药支出。”2月8日上午,在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政务服务中心听到这一消息,凤二村“两委”委员谢刘雨放心地骑着摩托车回到村委。

51岁的谢刘雨是村民口中的“民政员”。每个月,他都会去一趟江埔街政务服务中心“找数据”。“村民遇到困难都爱‘扛着’,去看数据、找问题,才能把好政策送上门、送到位。”他说。

这个“帮忙”,往往是“雪中送炭”。2017年底,谢刘雨发现村民文生(化名)的医保有大额医疗支出。原来,文生患上肾衰竭,无法工作了,只剩妻子一人打散工维持生计,儿子还在读中学,小家庭入不敷出。谢刘雨带上文生的住院记录、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到街道帮文生一家办低保。在街道完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与生活状况综合评估后,2018年初,文生办好了低保,除了每月的低保金外,还有医疗救助,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如今,文生的病情已经稳定,当年还在读中学的儿子阿明(化名)已成了大学生。一放寒假,阿明就时常帮村里老人“玩转”手机,还参与社工站的活动策划。“做志愿者能帮到别人,我很高兴。”阿明说。

村民家、村委、街道……春节将近,谢刘雨跑得更勤了。“发现困难,我们才好‘对症下药’、链接资源。”他说。

凤二村面积10.98平方公里,有22个经济社、13个自然村。全村36户低保户,部分是以老养残家庭。

有时他佯装路过村民家,进屋讨杯茶喝,自然而然地和村民聊了起来;有时他也会和周边村民打听情况。“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讲自己的难处。”谢刘雨说。2月1日,凤二村党总支发动了一批乡贤和商会,挨家挨户上门为低保户送去一笔慰问金、一袋米、一桶油,“东西不多,但也是一份过年的心意。”谢刘雨说。

谢刘雨是土生土长的凤二村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种过甘蔗、在外开过大巴,2017年5月,他选择回到家乡,又被村民们选入村“两委”,做起“民政员”。7年间,广州的城乡低保标准稳中有升,凤二村里有了社工站、长者饭堂,还多了志愿服务队和乡村艺术团。他感叹:“村子的面貌越来越好了。”

年近七十的连姨是花木兰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的儿子患有残疾,平时都由她来照顾。每天的午饭和晚饭,社工和志愿者们都帮母子俩从长者饭堂打好饭、送上门。时间久了,连姨也想为村里做点事——帮村里的老人家扫地,帮他们晾晒衣物,“就是搭把手的事。”连姨说。

“香姨,长寿保健金已经办好了!”今年1月底,低保户香姨刚满70周岁。2月初,她路过村委,谢刘雨就赶紧提醒她留意社保卡的到账信息。

不用记笔记,哪户人家有什么困难、能申请什么帮扶、链接哪些资源,谢刘雨心里门儿清:“找数据、聊家常、多跑腿,我要想在村民前头。”香姨竖起大拇指,用客家话说:“他(谢刘雨)是好人。”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