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者前行有力眼里有光 广东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钢 发表时间:2024-05-23 08:37
金羊网  作者:李钢  2024-05-23
日渐壮大的人才大军,为广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当我们讨论新质生产力,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5月14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此后的一周,带着问题,采访团一路前行,前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探访那些创新主体,与创新者展开对话。

聊技术、产品、理念、市场和未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你会发现,这些正在广东实现梦想的创新者的眼中,都充满着光芒。

光芒的背后,有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让他们有力前行。

初创者:

有幸选择了深圳

张至感受到的是温暖。

他很特别,是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后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属于吃螃蟹的那一类人。从北方老家来到深圳,全新的学校、全新的理念,一切都是新的,包括自己的未来。

他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毕业之时,其他同学都选择了继续深造。他想创业,想将自己的所学变成看得见的成果。

如何创业,张至一无所知。学校大力支持,从如何注册公司开始,手把手地教他。

创业并不容易,在前三年,他始终在试错中循环,找不到真正可以让技术转化成产品走向市场的路径。

学校给了他极大的支撑。帮助他获得了投资,帮助他获评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得到了政府的创业补贴。帮助他在医用级防雾喷剂方面取得了进展,让公司开始走上正轨。

“如果不是在深圳,不是在南科大。我做不到这些。”张至说。

“独角兽”创始人:

遇到了好的时代

10年前的赵德力,梦想是让汽车飞起来。

他从网上采购了材料,自己组装。经历了无数次摔机,他戴着头盔,亲自上阵,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代产品——飞行摩托,飞了起来。

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身无分文。坚持之下,他遇到了伯乐,遇到了好的时代。

广东,有着国内最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支持。广州、深圳等地相继就发展低空经济进行立法,并为推动场景应用提供最大便利。

水到,自然渠成。

2013年,赵德力创办了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汇天)。如今,小鹏汇天已经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并入选2021年胡润百富榜“全球独角兽榜”,致力于为个人用户打造最安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为人类城市立体交通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初代飞行摩托被安静地放在了小鹏汇天展厅一角。展厅的中央,是小鹏汇天最新的飞行汽车产品,外观极为科幻。相比之下,当年的飞行摩托显得简单而粗糙。

低空经济方兴未艾,万亿级的市场即将开启。

此时,记者问赵德力创业十年来的感受。

对于过去,他说,死磕到底,坚韧不拔。

对于未来,他说,要用好的产品去造福社会。

从女工到企业家:

成长有赖这片创新沃土

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河南妹子王馨的遗憾是自己没有上过大学。虽然没有高学历,你却会惊讶于这个当年玩具厂的流水线工人,有着先进管理理念和前瞻视角。她会带着你走遍所有的生产线,脚下生风,如数家珍。

鼎泰高科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钻针供应商之一,直径细至0.01mm的钻针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一直在关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新技术可以颠覆我们的机械钻孔技术。所以,我们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激光钻孔机。我们认为,即使有一天要被新技术替代,那也是自己替代自己。”王馨说。

作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鼎泰高科重视创新研发,多年来获得了各类专利500多项。

这样一家全球领先的制造企业,它有着怎样的人才观?

“创新离不开人才,当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馨说。

2022年以来,鼎泰高科本科及以上高素质人员的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整体研发人员占比约12%,并充分依托省技术工程中心、博士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通过传帮带,引导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提升,打造一支有干劲、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回顾自己的创业史,王馨说,鼎泰高科二十多年的发展,有赖于广东、东莞这样区域优势明显、营商环境最优、产业配套齐全的创新沃土。

筑巢引凤:

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

“我们引进一些高学历人才时,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科研的话题,而是他们的孩子在哪里上学,他们的配偶能不能在东莞找到工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说道。

创建之初,实验室面临着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中国的精英人才,愿意来到东莞,来到松山湖。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有包括教育、卫生、交通等在内的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去进行保障。东莞意识到了这一点,给与了充分的政策保障。”陈东敏说。

东莞市政府、松山湖管委会深知引凤要先筑巢,推出了一系列帮助人才落地的相关政策,包括住房购房补贴、人才生活补贴等,帮助实验室吸引人才。让这些人才愿意扎根东莞,扎根松山湖。

如今,实验室已经建立起了一支1200多人的科研队伍。

实验室还设立了卓越青年学者基金,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学者在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经费让他们自由探索;设立资深访问学者基金,支持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到实验室作短期访问,和科研队伍进行交流,形成开放而轻松的学术交流平台。

帮助创业者迈过“死亡之谷”,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从而走向市场。在实验室,有着这样的一种理念。

“实验室有个板块叫创新样板工厂。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还没有验证过的新材料新技术,先做出一些样品,然后交给企业,到市场上去进行验证,然后再回到研发中去进行改进和迭代。”来自北京大学的轻元素材料团队研究员刘科海说。

在他看来,实验室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创业条件,让更多材料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有用武之地。如今,团队的成果已经与一些龙头企业实现了对接,并已经开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广东:

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丁明磊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把人才红利注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土壤,让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在这里获得滋养和成长。广东提出,要视人才为珍宝,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广东,全面系统谋划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促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实施“扬帆计划”“启航计划”,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人才新政策、新项目、新平台,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广东人才金字塔“塔尖更高、塔身更强、塔基更实”。

广东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平台,瞄准产业科技“卡脖子”技术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吸引集聚产业科技高端创新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通过全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一批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积厚成势,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972万人,居全国前列;研发人员队伍135万人,居全国首位;在站博士后约1.3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

日渐壮大的人才大军,为广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这样的沃土,正是那股让创新者有力前行、眼中有光的力量源泉。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