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梁善茵 周欣怡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主论坛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主题,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敦煌研究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精彩发言,交流真知灼见。
王博:
中华民族始终立足于文化主体性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以《中华文化的品格风貌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气象意蕴》为题发表演讲。
“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华文化独特精神。”王博表示,中华文化的先进品格,集中体现在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他解释,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体,连续性是中外学者共同承认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连续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是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
“守正的核心是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传承,创新的实质是在守正前提之上对时代问题的回应。”王博认为,中华民族始终立足于文化主体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多元文化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林尚立:
构建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
“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独立的前提。”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看来,强调文化主体性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塑造了力量。
林尚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必须重新定义自己、定义世界、定义未来的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构建出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我们也应该有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的到来,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真正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樊锦诗:
守护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我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多方面的精神标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通过提炼、展示、弘扬和传承敦煌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樊锦诗详细介绍了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的三种精神——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开拓精神、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
樊锦诗说:“今天,我们挖掘弘扬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我们感悟祖先的智慧、感知民族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赓续历史使命,守护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汪晖:
中华文明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力量
在演讲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回顾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他表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文明史观的灵魂。中国革命和改革进程的中国化问题,也建立在人民史观之上。”
汪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焕发古老文明的新活力,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精神价值,为世界探索出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贡献力量。”
钱乘旦: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道路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从文明的产生和扩散、文明的延续和断裂、现代文明转型与古老文明“回归”三个方面,阐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路径的思考。
“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化,意味着古老文明的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用工业的生产力取代农业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全方位的改变,也意味着人的思想的现代化。”在钱乘旦看来,对每个国家而言,现代化的道路都只能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正确道路。
在近200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前赴后继,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绩。钱乘旦认为,在今后的时间里,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