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看好之人,成就无人能及之事。”这是特殊画家陈元璞(阿璞)生前常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话。6月1日,以阿璞励志图强的一生为线索的纪录电影《无音之乐》正式上映。在上映前一日于广州平安大戏院举行的首映礼上,璞爸陈子平、璞妈邓笑卿相携现身,发表动人感言。
戳视频,看现场👇👇👇
《无音之乐》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发行,是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儿童电影三部曲”中,继《点点星光》《画布上的起跑线》后的又一温情佳作。
阿璞是广州市少年宫一名特殊的美术老师。1977年出生的他,幼时查出精神发育迟滞,21岁被诊断为精神障碍,32岁因脊髓腰膨大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压迫神经导致下半身截瘫……但病痛缠身的阿璞,却从小展现出在绘画领域的惊人天赋。他从7岁起在市少年宫学习,后在市少年宫从事融合教育工作。20岁那年,阿璞出版了个人黑白画作《无音之乐》,创新式地将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瓦格纳、马勒等音乐家的几十部古典音乐作品以绘画的方式呈现。
阿璞在2020年6月猝然离世,留下5000多张珍贵画作。受阿璞成长个案的启发,广州市少年宫成立了全国首个“特殊儿童绘画实验班”,迄今已为特殊儿童提供2000多个免费学位;由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残联、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市少年宫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广州关爱特殊青少年融合教育发展计划”为特殊青少年提供多维度支持,其中的“璞育计划”更是专门支持特殊青少年艺术家的培养。
据了解,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便关注阿璞的成长历程,拍摄和制作了很多关于阿璞的纪录片、专题片以及新闻报道,积累了大量关于他的珍贵素材。阿璞离开后,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计划摄制有关阿璞生平的公益纪录电影,这与长期关注阿璞的导演向一民不谋而合。最终,双方合作纪录片《无音之乐》,以访谈追溯的方式串连起了阿璞的一生。
《无音之乐》首映礼当天,导演向一民,制片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徐斌,阿璞的学生倪卓君亮相。徐斌表示,这部影片的很多素材源自多年来该台记者和编导们的日常积累,未来将继续努力。向一民则以“用生命记录生命”来形容这次创作,坦言阿璞虽然身患病痛,但多年来“一直在精神上给予我力量”。
倪卓君是一名“来自星星的孩子”。2015年起,她进入广州市少年宫的特殊艺术家工作室和合唱乐团,学习绘画与唱歌。她坦言,阿璞哥哥是她心中的“男神”。她还激动地透露,在纪录片《无音之乐》拍完之后,导演向一民把片中那只象征着阿璞精神的小乌龟送给了她——阿璞生前曾形容自己是一只乌龟,“别人在跑,我只能慢慢爬”。
璞爸和璞妈也来到了首映礼现场。在台上,璞妈对璞爸说:“几十年来,我们风雨同舟,培养了陈元璞这个孩子。他不但成人,还成了才。他的生命那么短暂,我们是有点遗憾的。但是(人生)长度不可控制,但厚度控制了,我们也满足了。”坐在轮椅上的璞爸则连连表示:“感谢璞妈,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子。”两位老人的真情和豁达,令不少在场观众感动落泪。
在上映前,《无音之乐》已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202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关注作品”、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美术奖”、第13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创新纪录片奖”。同时,影片在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上入围社会纪实类推荐作品,并被《“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国家影像典藏工程”永久收藏。
文、视频 | 李丽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