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善茵 周欣怡 吴大海 朱绍杰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林清石 王子桐
6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开幕式现场,来自全国的文化与艺术名家云集,共襄盛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等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主持开幕式。
本届中国画作品展共遴选出入选作品698件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与共和国发展同行,是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
2024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本届全国美展既是对五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美术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得到了广大美术家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开幕当晚,艺术之光闪耀羊城。广州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城市地标,以及市内多个主干道公交站台、地铁站台纷纷为本次展览开幕点亮致贺。“庆祝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开幕”等字样在多个城市地标循环播放。
中国画展区更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也是本届全国美展首展,万众瞩目。本届中国画作品展共收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队选送的复评参评作品1296件,共遴选出入选作品698件,其中进京作品103件。
对过去五年当代中国画创作成果的集中检阅
本次展览是对过去五年当代中国画创作成果的集中检阅,彰显新时代中国画家们的时代使命与担当,展现当代中国画的活力与生命力。五年来,中国在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与发展,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本次展出的作品题材内容丰富,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等时代新气象纷纷入画。艺术家们围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等主题创作了一大批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展现了当代中国画题材、材料、语言发展的新成果。
“今天的老百姓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尤其关注,比如说写意精神的传承问题,我觉得本次展览给出了很好的实践性回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尚辉表示,艺术家们用作品展现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创新,尤其是大写意的笔墨如何表现现代生活。
尚辉告诉记者,观众们可以在现场看到多元化的题材,比如太空、海洋、大国重器等表现智能社会发展的作品。同时也能在人物画中看到表现城市人物风貌的场景,兼具塑造性和象征性,力求用中国绘画的语言来展现当代中国画的新发展。“我们今天都处在城市审美的文化境遇之中,所以,这些中国画同样能表达当代人的精神和情感。”他说。
广东共有49件作品入选,入选数量全国第三
据统计,广东共有49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14件。广东作品入选中国画作品展的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表示,广东美术馆新馆、广州美术馆两大场馆落成,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广东有了国际一流的展陈空间,必将也有一流的展览、一流的展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东展出,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将如此重要的分展区交给广东,无疑是对广东的高度信任与重要支持,体现了广东美术大省的分量与地位。”
本次大展在广东举办,意义超越广东。近代以来,极具创新意识和自我变革精神的岭南画派在广东诞生,其“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对中国画的百年变革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对中国画的现代化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劲堃认为,本次展览在广东——岭南画派的“发源地”举办,对全国中国画创作的未来方向提出学术引领,同时重温百年来中国绘画变革和发展的内核,为研究全国美展提供更多的视角。
6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举行。研讨会由尚辉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理论专家及艺术家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与特征”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统筹:陈桥生 邓琼 侯恕望 吴小攀
执行统筹: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