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泮芳华”:走进陈家祠聆听百年古祠历史故事

来源: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 荔宣 发表时间:2024-07-01 21:21
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 荔宣  2024-07-01
近日,“荔泮芳华”——2024年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第三场走进陈家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通讯员提供

广州的建筑地标之一,有着“岭南建筑明珠”之称的陈家祠坐落在西关。事实上,陈家祠远不止一座传统古建筑,它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陈家祠这一座文化“宝矿”,如何进一步深入认识了解?如何发掘活化?成为荔湾历史文化科普的应有之义。


近日,“荔泮芳华”——2024年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第三场走进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研究员黄海妍以“清末西关平原上的建筑明珠——陈家祠的建立与建造”为题,给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承办,陈家祠协办,同时也是“荔泮芳华”青年课堂第一场。

在本场讲座中,黄海妍通过还原陈家祠建立和建造的全过程,包括选址、发起、集资、建立和建造,力求反映清末广州西关地区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状况、社会网络的形成、城乡关系的变化以及建筑工艺的发展。


“陈家祠是清末广东陈姓的合族祠,光绪年间由陈照南发起倡议、组织创建,由建筑师黎巨川负责设计,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建成。”黄海妍介绍,陈家祠所在的西关平原在清代已经成为广州工商业发展的热点,不仅在西关地区发展为广州主要的商业区,还发展了联通世界贸易体系的十三行商馆区。

陈家祠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独特”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又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的不可复制。黄海妍提到,陈家祠的创建人是瑞记洋行买办陈瑞南和香港怡南号建造行东主陈照南。陈照南邀请同为广州省躬草堂弟子的建筑师黎巨川设计和建造陈家祠,黎巨川所在的瑞昌店承建了陈家祠,在陈家祠的砖雕、木雕和灰塑装饰中有多处“瑞昌造”的落款。


而瑞昌店并非“一家在战斗”。如今,在陈家祠的建筑构建上仍可以看到多个建筑商号的落款,包括佛山石湾著名的陶塑瓦脊商号文如璧、著名的木雕商号许三友等,还有砖雕名匠黄南山等。可以说,当时许多岭南建筑名家都在陈家祠展现了各自的造诣,陈家祠由此成为岭南建筑的集大成者。

此外,陈家祠建筑中并非只有“中式元素”,还出现了铁铸通花栏板、刻有“HKB”的铺地砖、砖雕小天使、木雕罗马数字钟等,这些带有西方建筑文化的元素或许与香港建造行东主陈照南有关。久居香港放眼看世界的陈照南,自然而然地将“西洋元素”融入陈家祠中,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的广州西关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