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71

广东两处工业遗产晋升“国家级”!工业遗产见证工业文明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2-27 12:21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作者:  2024-12-27
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在京举办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全国各地许多旧厂房变身为新型文化空间,工业区变成文化新地标。在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广东有两处工业遗产入选。

12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上,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激发工业遗产的活力。与会嘉宾认为,应探索工业遗产的多元化有效利用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工业文化研学等新业态,让工业遗产“潮”起来。

全国已有700余家工业博物馆

工业遗产如何有效利用?因地制宜,建工业博物馆是目前主流的选择之一。

截至2022年,全国范围内共有700余家工业博物馆,从地域分布看,这些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及老工业基地,成为展示城市工业文化的重要窗口。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鼓励设立省市工业博物馆,推动建设分行业、分区域工业博物馆体系等,这为工业博物馆研究、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认为,工业博物馆要做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扬声器”、价值挖掘的“盾构机”、活化利用的“中央处理器”,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积极举办各类文物主题展览,利用自身学术资源优势加强工业史研究和工业文化研究,系统开展工业遗产的价值挖掘,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

华安楼活化改造成标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共有37处工业遗产入选。其中,广东共有广州电业局旧址(华安楼)、茂名油页岩开采炼油及配套设施(茂名油页岩炼油厂)两处上榜。

据了解,广州电业局旧址(华安楼)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泰康路,建成于1936年。

广州电网的首个调度室就设在华安楼,并在此发出了广州电网的第一条调度指令。华安楼作为华南地区电力调度的发源地,见证了电力调度的出现与三级调度的形成和发展,亲历了电力系统调度规程的建立、完善。

目前,华安楼已活化改造成为电力综合展示馆并向公众开放。

开馆5年来,广州电力展示馆累计接待超过4万人次参观,吸引全国34个省市238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经验,树立行业标杆,目前已获评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3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挂牌荣誉称号。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党委书记李锐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我们发挥央企带动作用,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守护工业遗产。”

他介绍,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体系化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四个一”专项行动,即一个专题讲座、一个专题展览,一次主题研讨和一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以此分享和传播工业遗产保护经验,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工业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

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

本次入选的茂名油页岩开采炼油及配套设施位于茂名市茂南区,核心物项包括油页岩露天矿矿坑、油页岩干馏试验炉、机械厂机械加工厂房、页岩油露天矿配套红砖厂、原茂名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等。

据了解,茂名油页岩矿藏于1954年勘探,1955年筹建,1961年正式投产,其开发及建设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茂名露天矿工业遗址是茂名城市发端溯源的物质见证和现存最重要的工业文明遗存,记载了该市悠久的矿业文化历史乃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按照《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断健全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切实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工业遗产传承、利用,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

编辑:梁善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