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李焕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除夕已至,广州南站迎来春运客流高峰。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广州南站日均接发旅客50万人次左右,高峰期超过80万人次。
对一座超大规模的车站来说,安全有序自然是“头等大事”。春节前,记者走进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新客运站派出所,连续多日跟随民警在其管辖的广州南站广场巡逻、出警,记录他们在不到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守护故事。
春运誓师大会刚结束,随即便接到旅客求助
“一、二、三、四!”1月14日上午,广州南站地区的公安、交通、卫健等单位的400余人集结,举行2025年春运誓师仪式。自此,广州南站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拉开,新客运站派出所也进入“春运模式”。
仪式甫一结束,值班民警叶瑞洪麻利地系上勤务腰带,准备带着辅警在东广场开展巡逻。此时,一名黑衣女子急匆匆地跑进派出所,举着手机求助警察。“我的平板掉了,定位显示在这里,我找不到。”辅警连忙接过手机,放大地图辨认位置。
“这个应该是P3停车场,你怎么弄丢的?东西有什么特征?”辅警问。黑衣女子喘匀气,赶紧说明情况。十多分钟前,她把老人家和孩子送上高铁,往外走时听到手机发出警报,一翻袋子发现随身携带的平板不见了,于是她直奔派出所求助。
站在旁边的叶瑞洪听完全过程,随即安排2名辅警开巡逻车,载着失主前往现场搜查。然而,他们走遍了整个P3停车场,并未找到平板。吊诡的是,该女子刷新手机定位软件,竟然看到平板“瞬间转移”到清远飞来峡,还在持续前行。
得知这一线索后,叶瑞洪判断,平板大概率是在广州南站出发平台遗失。“因为停车场正上方就是高铁轨道,定位软件不能精准显示到哪一层。”据此,他认为,可能有人在失主身后捡到平板,然后坐高铁离开了。叶瑞洪建议失主,联系铁路公安广州南站派出所反映情况。
结果,不到5分钟,正在巡逻的叶瑞洪再次碰到失主,她欣喜地“汇报”进展:“平板找到了,之前掉在地上被人捡到,交给了我的家人,带着上了高铁。”原来是虚惊一场,叶瑞洪也笑了:“找回就好。”
叶瑞洪的精准判断,不仅源自在广州南站广场工作15年积攒的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新客运站派出所每天都会接到类似求助,包括但不限于:为了赶车挂在行李箱上的化妆包掉在路上,保洁人员捡到孩子的玩具箱,等等。他坦言,“不管东西便宜、贵重,我们都一视同仁,能找的都会想办法帮忙找。”
火车站广场无小事,处警能多快就多快
“你们是从1号桥墩到11号桥墩,负责单边的南路……”下午两点,二三十名民警在新客运站派出所门口列队,新客运站派出所二级警长黄胜峰有条不紊地布置执勤任务。接着,他们分组前往东西广场及周边进行不间断巡逻,“确保旅客顺利到达南站,平安离开南站。”
据黄胜峰介绍,春运开始后,番禺公安陆续从各单位抽调人员,一天两班倒支援广州南站广场安保,增加见警率。“加强路面的武装震慑,实现防控无死角;有需要的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警察。”以广场两侧的南路、北路为例,一个路段内外侧各有一组人,对向巡逻。这样一来,一个巡组走过去,背后有另一个巡组覆盖。
巡逻途中,他们同时要处理司乘、拉客等常见纠纷。黄胜峰举例说道,有的是乘客酒后呕吐造成司机车辆污损,有的是司机和乘客谈不妥高速费。针对拉客对他人造成滋扰的行为,他们巡逻时会通过扩音器提示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以免被骗造成损失。
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广州南站迎来送往的旅客数以千万计,到发列车直接连通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一丁点小问题,放在此背景下,都会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故而,新客运站派出所副所长陈炜洵直言不讳,接到警情,他们必须最快时间到场,最快速度处理。“能快一分钟,就快一分钟”。
“这里可以充电吗?”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子走进广州南站西广场警务室,试探性地求助。
“可以,你进来吧。”民警梁健强的回答干脆利落,随后指着墙角,清晰地告知男子充电口的位置。看到男子插上电后手机没有反应,他还贴心地宽慰对方:“没电关机了,要等一会儿屏幕才能显示。”
男子和梁健强说,他和亲戚从深圳到广州,本来打算叫顺风车回肇庆,结果手机没电,寸步难行。梁健强点点头,让他安心充电,还调侃道:“不用急,这里不是按时收费,慢慢来。”
对于这样的需求,梁健强早就习以为常,“天天都有人来充电,大家把警务室当成万能的。”
那天晚上,群众眼中“万能”的警务室,帮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指引乘坐网约车的方向,帮一位大叔解决手机没信号的问题,帮一位阿姨加了热水,借给一位大姐一张白纸,以及告知若干位旅客P3停车场的位置。
时间到了深夜,警务室外,又有一群旅客拎着大包小包走过。梁健强站在接警台后,手撑在桌子上,望着门口掠过的身影,轻轻地说了一句:“看着别人回家,还是挺高兴的。”
记者手记
想回家的人为什么没回家?
我和同事第一次到新客运站派出所,副所长陈炜洵介绍派出所基本情况,随口提道:不少民警从广州南站启用开始就在这里执勤。当时,我就好奇:年复一年参与春运安保工作,送群众启程回家,警察会是怎样一种心情?蹲点采访期间,我向多位民警提了这个问题,听到了这些回答——
“只能先顾全大家,才能想到小家。”对民警黄胜峰来说,在派出所工作了十多年,每天跟琐碎的平凡事打交道,对这份职业很有成就感。“巡逻保障旅客安全有意义,帮旅客找人找物也有意义。”
对辅警郭嘉良来说,每天在警务室帮旅客解决那些不属于分内工作的小事,是理所应当。“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不是过分无理的要求,能帮就帮。”他希望只遇到问路这种小事,“没大事发生,证明治安好”。
对民警叶瑞洪来说,看着大家拉着行李回家,他也有回家的冲动。虽然,他的老家就在广州南沙,但因为常年在火车站工作,能回去的次数并不多,春节这类节假日更是如此。叶瑞洪直言,他很享受这份职业创造的价值感。“南站治安环境越来越好,这么多旅客安心回家,我辛苦一点也愿意”。
对这群民警来说,或许每天执勤碰到的只有普通的小事。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比较枯燥,但他们告诉我:表面上看是一样的,其实每天都不同。而唯一不变的是,希望旅客们平安回家。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