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12

花地有声|给DeepSeek降降温:AI技术狂飙突进,文学能否成为“减速带”?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何文涛、梁善茵 发表时间:2025-02-27 08: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何文涛、梁善茵  2025-02-27
让文化说话,听花地发声

(⬆️点击收听音频)

每天打开热搜,都能看到DeepSeek的身影,它已经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文案帮手,更是对人类写作造成“碾压”式影响的人工智能代名词。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科幻作家王威廉、陈楸帆,和大家聊一聊时下最热门的话题——AI,这个原本非常硬核的技术话题随着DeepSeek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已经席卷了坚守人性与情感世界的文学创作。

陈楸帆甚至预言,在非常近的未来,可能就是三到五年内,整个创意行业(文学、音乐、绘画、影视等所有涉及创造力、创意性的工作)的职场生态都会被颠覆。

在大家都在积极拥抱技术、甚至有点狂热的情况下,王威廉跟陈楸帆一致提出,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审慎地面对技术的狂飙突进,因为我们人类无法预知,技术迭代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哪些冲击与破坏。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看来,21世纪针对人工智能必须有一场教育革命。这场教育革命不仅仅针对教育的方式或研究的方式,更是一场新的人文教育革命。因为人类真正的生命意义就是创造及劳动。人工智能本身也是人类创新的结果,结果你被你的创造物所控制、所塑造的话,那你的本质就被决定了。

在《智人之上》这本书的序言里,尤瓦尔·赫拉利提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积累了海量的信息,从DNA分子到遥远的星系,无所不包,却仍然无法回答生命中最重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所谓美好的生活?我们又该怎样过上这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看似宏大,但在当下却又非常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时间轴

【2:57】AI的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6:40】我不会用AI生成的文字作为作品本身
【8:41】科幻作家集体选择相信AI写作有一天会超越人类
【11:01】编造的陶渊明诗,ChatGPT会撒谎
【14:42】DeepSeek拥有真正的诗人思维
【17:43】在AI威胁下,出版行业与翻译行业已成为“危险工种”
【22:34】当下时代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更高
【24:49】AI将会带来对当前教育体系的颠覆
【26:17】需要保持警醒,时刻明确AI的出发点与它的意义
【29:40】AI将是人类最后一个伟大发明
【32:52】相信AI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或许尚未被人类察觉
【35:55】如果AI的自我意识觉醒无法避免,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40:18】具身体验将大大提升AI的进化速度
【44:38】重新理解何为生命,人工智能就是人的一部分
【46:23】“幻觉”能够将人工智能提升为智慧生命
【52:03】人类是伟大的,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造神运动”时期
【55:54】生命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根基所在,学会赋予生命以意义
【62:26】写作是每个普通人能够对抗这个时代的方式
【69:32】你选择蓝药丸还是红药丸?
【70:35】你愿不愿意和AI谈恋爱?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著作

陈楸帆、李开复《AI未来进行时》
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之上》
刘慈欣《三体》
孔子《论语》
陶渊明《陶渊明文集》
歌德《魔法师学徒》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影视作品
《黑客帝国》《Her》《荒岛求生》

本期主持:孙磊,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记者

本期嘉宾:

王威廉,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野未来》《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倒立生活》等,文论随笔集《无法游牧的悲伤》等。部分作品译为英、韩、日、意、匈等文字在海外出版。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金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

陈楸帆,科幻作家、编剧、翻译、策展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会长。曾获得星云奖、银河奖、科幻奇幻翻译奖、茅盾新人奖等奖项,在许多欧美科幻杂志均为首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其作品曾被翻译为 20 多国语言,代表作有《荒潮》《人生算法》《神笔》《AI未来进行时》等。

音频剪辑:何文涛,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记者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荔枝APP
你还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搜索 花地有声 关注收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总执行:陈桥生
策划执行:鲁钇山 邓琼 吴小攀
音频采访:孙磊
音频剪辑:何文涛
海报制作:李焕菲 梁善茵

编辑:何文涛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