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12

广东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实景画”|全国两会·广东经济立体声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3-05 21:3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2025-03-05

3月5日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转型”等关键词,正是广东近年来改革攻坚的主战场。

关键词:“三农”

报告摘要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两会现场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慧建议,要强化绿色农业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我们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推动农业多元化出口,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助推器”。 

广东实践

培育特色产业,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公共服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创新帮扶形式,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圩镇、推动乡村再造、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呈现新气象、新格局。

去年广东全省粮食面积、单产、总产量实现“三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广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农”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年,广东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5.1万亩,比上年增加10.9万亩,增长0.3%;单产391.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2公斤/亩,增长1.9%;总产量1313.4万吨,比上年增产28.2万吨,增长2.2%,达到2006年以来历史高位。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01.21亿元,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广东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布局谋篇,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提出要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粮食等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茶叶等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再添产业动能。

2024年,广东新增认定14家国家级、21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选育标杆农民合作社1090家、标杆家庭农场1048家。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07家,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成为各地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广东荔枝、徐闻菠萝、乐昌黄金柰李、阳西生蚝、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等“粤字号”农产品在省际、国际市场的名号越来越响,农产品生产销售日益畅旺,背后是“12221”这串神奇密码激发的化学反应。

“12221”是什么?“1”即建立1个农产品的大数据,以大数据指导生产引领销售;3个“2”即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两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两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两场活动,最终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如今,“12221”市场体系建设按下快进键,推动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策源于2018年的“菠萝的海”,“12221”成功将烂在地里的徐闻菠萝打造成“致富果”,此后被复制推广到大批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身上,成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抓经济的重大举措,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聚焦百县图强、千镇焕新、万村蝶变。2024年上半年,广东32个县(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广东布局建设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省基本建成12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在广东,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落地显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正从“施工图”变为“实景画”,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 | 记者 孙绮曼 王丹阳 莫谨榕 杭莹 孙晶 许悦

编辑:陈诗洁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