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联合声明:乌方接受临时停火30天建议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美国和乌克兰高级别代表团在沙特吉达的会谈结束,随后美乌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称乌克兰愿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
根据联合声明,乌克兰同意接受为期30天的停火,但需俄罗斯也接受并实施;美国将立即恢复与乌克兰的情报共享,并恢复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双方还同意尽快就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开发达成全面协议。
特朗普:将邀请泽连斯基重返白宫
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媒体表示,他将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重返白宫。
特朗普(上图)表示,他希望俄罗斯同意美国和乌克兰官员制定的停火计划,并表示美国将于11日晚些时候或12日与俄罗斯方面举行会谈。特朗普还表示,他认为本周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当地时间2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会晤到访的泽连斯基时发生争吵,最终不欢而散,计划中的矿产协议也未签署。美国随后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逮捕,中方表态
3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今天在马尼拉被逮捕。请问中方有何回应?
毛宁(上图)回应称,这是一个重要的突发事件,中方注意到有关消息,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我愿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菲总统:载有杜特尔特的飞机正前往海牙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11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载有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飞机当晚已起飞前往荷兰海牙。他说,杜特尔特11日上午返回首都马尼拉后,被拘留在位于马尼拉的比利亚莫尔空军基地。
菲律宾于2019年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11日晚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菲现政府基于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而拘留其父亲、前总统杜特尔特的行为公然侮辱了菲律宾主权。据悉,她当晚前往比利亚莫尔空军基地,但未能见到杜特尔特。
巴基斯坦一火车遭劫持,超450人成为人质
据法新社3月11日报道,巴基斯坦政府官员说,武装分子11日在该国西南部动荡的俾路支省发动袭击,劫持了450多名火车乘客作为人质,并打伤了一名火车司机。
“俾路支解放武装”在一份声明中声称对这次袭击负责,称武装分子在偏远的锡比地区炸毁了铁路轨道,并控制了火车。
一名高级警官表示:“火车仍然被困在一条山区隧道前。”火车停靠的地区是一个山区,这使得武装分子更容易找到藏身之处并策划袭击。据称,周围的医院已经进入紧急状态。
俄称击落大量无人机
俄罗斯莫斯科州州长当地时间3月11日证实,莫斯科州和莫斯科市当天遭遇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防空系统共拦截、击落343架无人机。俄卫生部通报称,袭击已造成莫斯科州3人死亡,18人受伤。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1日通报称,乌军无人系统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等配合,袭击了俄罗斯莫斯科州、奥廖尔州等地用于支援军队的若干战略设施。
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说,这是乌克兰对莫斯科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媒体称,这是今年规模最大的一次乌方无人机袭击。
法国组织召开军方首脑会议,30余国讨论向乌派兵
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由法国发起的30多个国家的军方首脑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会议聚焦讨论一旦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各国愿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特别是为乌克兰组建一支所谓国际安全部队。
据悉,会议的第一部分,是向30多个国家的军事官员提出法英蓝图的报告;第二部分包括“更精确和具体的”讨论,邀请与会者说明其军队是否以及如何做出贡献。但各国是否参与武装部队的最终决定,将由政府领导人在政治层面做出。
几乎所有北约国家的陆军参谋长或代表都出席了本次巴黎会议,但美国未获邀请。一名法国军方官员说,美国未获邀请是因为欧洲国家想要证明,他们有能力承担停火后维护乌克兰安全框架的一大部分责任。
匈牙利外长: “友谊”输油管道遭袭后已恢复运营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当地时间3月11日晚在社交媒体表示,俄罗斯已完成对“友谊”输油管道的修复工作,通往匈牙利的石油运输已恢复。
此前,西雅尔多表示,乌克兰无人机对“友谊”管道发动袭击,造成石油运输中断。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欧、东欧运送石油的大型管网系统,该管线起点位于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北线经白俄罗斯通往波兰和德国,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一输油管道虽然获得欧洲联盟对俄罗斯制裁豁免,但目前实际输油量已大幅降低。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0%
当地时间3月11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该集团2024年税后净利润为124亿欧元,比前一年降低30.6%。2024年大众汽车共售出900万辆汽车,同比减少3.5%,全年销售收入为3247亿欧元,同比增加1%。
大众汽车集团指出,运营成本上升和外部竞争加剧是导致2024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日本政府为抑制米价罕见“拍卖”储备米
日本农林水产省10日罕见拍卖了首批15万吨政府储备大米,以增加大米市场供应、抑制米价上涨。据报道,这批大米在2023年至2024年收获,将交给满足特定条件的竞标企业,预期在3月底上市。
截至2024年6月底,日本政府共有91万吨储备米。这是日本1995年建立政府储备米制度以来首次为确保大米流通量而拍卖储备米。此前,日本规定政府储备米只能在发生灾害、大规模歉收等情况下投放。今年1月底,日本修改相关政策,允许在可回购前提下将储备米用于缓解流通紧张。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去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大米,一度出现“大米荒”。农林水产省最新数据显示,日本超市的大米价格相比一年前上涨九成。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外交部网站、参考消息网、澎湃新闻、中新网、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