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既是老友重逢的叙旧,更是智联未来的启航。”11月25日,广东—新加坡合作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新加坡康福德高中国区副总裁吴向锋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与会嘉宾的共同感受。

作为知名的多模式交通运营商,康福德高自1997年通过天河客运站项目敲开广东的投资大门。28年来,康福德高不仅扎根广东,更与广东一起“迭代”。
康福德高的经历,正是粤新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写照。双方合作交往基础坚实,广东已连续36年成为新加坡在中国最大的合作贸易伙伴。本次会议上,粤新两地政府及企业代表齐聚,回顾重点合作成果,共商未来发展路径。现场还发布了20项粤新企业合作项目。
粤新合作成果丰硕,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是中国—新加坡建交35年,也是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开发建设15周年。
15年来,知识城已成为中新两国在大湾区的标志性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州市常务副市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杰介绍,在粤新双方不遗余力的推动下,知识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25亿美元,市场主体增至近6万家,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腾飞、从荒郊野岭到活力新城的跨越,成为中新合作共赢的鲜活样板。
深圳市副市长罗晃浩围绕“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成果与展望”进行发言。罗晃浩介绍,深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好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机制作用,已推动48个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深新合作走深走实。2024年,深圳对新加坡进出口1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对新加坡进出口92.43亿美元。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陈圣辉,对知识城和深新智慧城市合作项目所取得的稳步进展与丰硕成果表示肯定。
“除了这两个项目,新加坡在广东的投资持续扩大,涵盖医疗健康、养老、可持续发展、金融等多个领域,体现新加坡企业对广东增长潜力和营商环境充满信心。”陈圣辉说,“站在合作里程碑的节点上,依托坚实的合作基础,我相信双方能在传统和新兴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聚焦新产业新方向,共拓合作新空间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顺应粤新共同的发展需求,也将引领未来合作方向。
会议设置了“智能引领新发展,数字联通新格局”专题分享环节,两地重点企业和机构代表分享合作成果。

文远知行副总裁黄烨华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规模化、商业化转变。“广东拥有中国最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加坡则具备世界级的城市治理能力和开放生态,双方优势高度互补。”康福德高中国区副总裁吴向锋同样认为,新加坡有“花园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经验,广东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土壤与庞大市场,两者的结合,恰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典范。

跨境数据联通是许多在华企业和出海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微众银行副总裁江旻,新加坡Accredify首席执行官与创始人柯政纬,围绕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建设与成效作联合分享。
自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以来,两地业界强化优势对接,借鉴彼此发展经验,达成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共识和务实成果。本次会议发布已签署的20项合作项目成果,覆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绿色能源与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粤新合作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图|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粤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