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澳门隆重开幕。超2000位海内外英才齐聚澳门,共商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计。
作为粤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的年度品牌盛会,大会的举办,标志着大湾区人才合作迈入深层次、长效化发展新阶段。

创业项目落户湾区,蓬勃发展正当时
大会期间,粤澳青年创业项目双向推介会来到澳门大学,粤澳高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投机构、创业项目代表、澳门青年创业者等近200人参加,现场开展港澳青创政策、投融资政策宣讲、港澳青创成果展示、优秀创业项目对接。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政策宣讲区前不时响起交流咨询的声音。“原本对内地创业政策还有些模糊,今天听完宣讲,从场地补贴到税收优惠都摸得清清楚楚了!”刚咨询完政策的澳门理工大学张乃文同学拿着政策手册感慨道。

近年来,广东始终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摆在湾区协同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加强跨部门联动机制,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实施细则、推进港澳青创基地建设16条等多份政策文件,全力建设港澳青创基地体系,健全创业支持政策,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为港澳青年提供更有利的创业环境。这些政策红利的精准落地,让不少港澳青年直呼“安心又暖心”。
中昆虫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明轩,带着不久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上的获奖项目来到对接现场,与湾区青创基地进行了对接。秦明轩表示,广东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为创业项目对接湾区资源搭建重要桥梁,帮助内地项目链接港澳资源和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推介,向澳门青年展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广阔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相关负责人指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成合作,让创意落地。搭建这个平台,就是让每一位有梦想的创业精英,都能在大湾区找到通往成功的下一块拼图。”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业指导处副处长李文静表示,《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实施以来,广东积极细化配套举措、推动条例落地见效,为港澳青年创业项目扎根湾区提供坚实保障与广阔空间。
接下来,广东将持续优化升级“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带动就业创业,助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粤港澳博士后联合培养开辟新通道
除创业支持外,粤港澳三地在人才共育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形成多项标志性成果,推动人才合作走深走实。
在大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学者协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首次联合启动“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与“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湾区项目)”。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冯岚介绍,广东共有29名博士后入选,其中26人入选湾区项目,3人获中央资金资助。该计划支持广东优秀博士后赴港澳开展联合培养,由粤港澳三地分别提供资助,培养周期为2年。
据了解,入选项目不仅覆盖港澳高校优势学科,更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先进制造、医学、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占比超80%,真正实现三地人才培养、科研资源、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互补共赢。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张云飞入选了“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他表示,该项目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殿堂的新大门,让自己同时享受澳门地区和广东的平台资源,选择更多,机会更多。

与张云飞一同入选项目的,还有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陈铭泰,他即将在澳门科技大学开启自己的新阶段。在他看来,粤港澳博士后联合培养开辟湾区育人新通道,让人才在湾区内拥有更多选择。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标志着大湾区人才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粤港澳三地将继续以大会为重要纽带,深化各领域人才合作,合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吸引全球英才汇聚湾区,推动人才从“心向往之”到“纷至沓来”,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统筹 | 周聪
文 | 记者 周聪
图、视频拍摄 | 记者 曾育文
视频剪辑 | 记者 方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