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卷尺哥”专治“行路难”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园 发表时间:2025-10-22 09:31
金羊网  作者:林园  2025-10-22
在市民高度公共责任感与政府开放性响应机制的“双向奔赴”下,“指哪改哪”屡屡奏效。

市民高度公共责任感与政府开放性响应机制“双向奔赴”,“指哪改哪”屡屡奏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手持卷尺、腰别小腰包,头戴黑色头盔、脚踩皮凉鞋,身着白色长袖衬衣——深圳网友“卷尺哥”以这身固定行头,穿行在大街小巷。他的目标包括不亮的路灯、开裂的井盖、设计不合理的天桥等。而相关部门的高效反馈,让他的账号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成为网友口中的“卷尺侠”。

21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他前一日视频刚刚“指”过的、深圳市盐田区的一处十字路口修复现场,直观感受和记录这一“指哪改哪”的“名场面”。在市民高度公共责任感与政府开放性响应机制的“双向奔赴”下,“指哪改哪”屡屡奏效。

业余“扫街”两年多,发布视频超千条

截至21日,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卷尺哥”在自己名为“跨行买手”的账号里,累计发布了1059条短视频。视频里,他的镜头直指各类影响出行安全的细节,分析隐患成因。有些视频里,“卷尺哥”还给出了自己的整改建议。

记者梳理发现,视频中反映的问题,管理方和养护方涉及交通运输、交警、城管、建筑工务署等多个部门。大部分问题,相关部门都迅速地进行了改、修、移等调整。

“卷尺哥”何许人也?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只是继续默默拍视频、发视频。根据他的主页简介,他今年39岁,这些视频是他在工作之余拍的。有时,他手拿卷尺,直指痛点;有时,他骑上送货电动车,演示“行路难”。他的扫街足迹大部分在深圳,也曾在珠海、佛山、惠州等城市“路见不平”。

在去年底的一条视频中,他罕见地不拍路,拍的是自己的“工作一角”。他打开一包螺丝等小零件,熟练拼装两个长斗柜。早期,他尝试做过科普视频,分享如何避免电动自行车的真空胎打滑。他还是个拾金不昧的热心肠。在“扫街”过程中,他不止一次捡到路人遗落的手机。他在视频中展示实物后表示,会将手机交给民警。

走红网络,“全国网友喊他来巡检”

21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卷尺哥”刚刚曝光的位于深圳市盐田区的一处十字路口,直击被网友戏称为“指哪改哪”的现场。

“卷尺哥”前一日反映,这个车流密集的路口,地面坑洼,沥青被压烂,斑马线都看不清了,路过的车辆“抖动通过”。21日一早,工程人员便进场施工。

“这个路口原本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也修过几次,但重型货柜车频繁掉头转弯,路面长期承压反复损坏。”盐田区建筑工务署工作人员介绍,在“卷尺哥”视频发布前,该部门已将该路口整改提上议程,恰好定在21日动工。此次将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修复,工期预计1个月左右。“感谢热心网友的关注,修复完成后,我们还想邀请他再来体验变化!”

有网友猜测,“卷尺哥”能推动问题快速解决,或许是政府有专人关注他的账号,或是相关部门为他组建了意见收集群。对此,记者采访了城管、建筑工务署等多部门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未接触过“卷尺哥”本人,无论诉求来自网红还是普通市民,只要接到反馈,都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并及时回应。

这些朴素的视频,因“政府不语,只是一味整改”的“深圳速度”,被网友称赞为“最好的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卷尺哥”也收获了“卷尺侠”“深圳多管局局长”等亲切称呼。评论区里,网友不仅自发报告整改进展,还会反映其他地段的问题,盼着“卷尺哥”助力曝光,甚至出现了“全国网友喊他来巡检”的热闹趋势。

指哪改哪,“智慧治理”成城市新生态

近年来,深圳搭建起成熟的市民意见反馈体系,开发“@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将537个热线、网站、信箱等渠道整合在一起。“卷尺哥”的视频里,也曾推荐过“@深圳-民意速办”,称“亲测好用”。“@深圳-民意速办”让诉求处理有了“网购式体验”:市民提交诉求如同“下单”,后台能实时查看流转到哪个单位,关键节点会收到短信提醒,负责人还会来电通报结果,全程透明可追溯。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市民通过“@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提出的城市治理点子超18万条,20多位“点子王”献计超百次,平均诉求办理周期为5.2天。在这个城市的“智慧治理”新生态下,不仅“卷尺哥”可以“指哪改哪”,人人都可以成为“点子王”。

中山大学数字城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潮认为,短视频平台让城市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门槛降低,“流量向善”的作用可以让城市更美好。“‘卷尺哥’现象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说明大家都期盼以及认同这种居民可以参与城市建设的机制。网络流量和舆论推动问题解决的方式,可以成为制度化渠道的补充。”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