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彩汇帮扶,湾区“链”振兴!这届农交会,上演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牧 许悦 发表时间:2025-10-18 15:14
金羊网  作者:孙牧 许悦  2025-10-18

一颗来自陕西的素毛肚,刚在口中回味,就让几位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大湾区采购团的成员眼神一亮、立刻掏出了手机——这可不是美食测评,而是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乡村帮扶产业精品展区里真实又寻常的一幕。

扫码、加微信、谈合作,大湾区采购团这一连串高效的对接动作,正是“帮扶产品”与“湾区市场”在此刻紧密相连的缩影。在这场位于天津的国家级展会上,乡村帮扶产业精品展区成功为来自脱贫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搭建起一条直通全国的“快车道”。

“组团式”帮扶

让展区从“卖产品”到“育生态”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10万平方米的展厅中,乡村帮扶产业精品展区成为人气最旺的角落之一。这里汇聚了来自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6个县(含83个脱贫县)的150余家经营主体、800多种帮扶产品。

“设立这个展区,初衷就是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据农业农村部帮扶司产业指导与项目资产处处长朱谦礼介绍,展区以“帮扶产业促振兴 全链开发育臻品”为主线,按“1+5”主题板块布局,全方位系统展示粮经类、畜禽类、水产类、林特类和融合类帮扶产业成果。

与往届不同,今年农交会不仅在帮扶产品展区设计上强化产业链逻辑,还创新设置了产业帮扶服务区,引入金融机构、国家级科研单位以及京东、抖音、美团等头部平台资源。朱谦礼指出:“脱贫地区企业需要的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资金、技术、品牌、营销等全链条的要素支撑。”这种“组团式”帮扶新机制,旨在推动脱贫地区产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在国家级平台上实现精准赋能与可持续发展。

山海携手

当务实湾区遇见乡土“臻”品

平台已经搭好,市场如何回应?在需求侧,大湾区采购团已然投下信任票。

广州恒森供应链总经理陈森才与20余家采购商组成的大湾区采购团,一早就深入展区,精准“扫货”。“我们此行目的就是优中选优,将乡村帮扶成果引入大湾区市场。”陈森才说,他已遴选出宁夏枸杞、广西茶叶及优质大闸蟹等多款产品,未来将通过覆盖珠三角的5000多家网点,让帮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而在市场的另一端,来自脱贫地区的“国家队”与“新农人”各展所长,回应着市场的期待。

在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前,北京总经理董子越正向客商推介。“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有机’与‘鲜’。”她自信地介绍,作为全产业链企业,祥宇的橄榄油品类深受大湾区消费者认可,在广州太古汇,一瓶售价648元的橄榄油日销量可达十余瓶。谈及大湾区采购商,她用“务实、雷厉风行”来形容,并透露公司计划明年在深圳开设直营店,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市场。

而在不远处的陕西佛坪县展位,98年出生的返乡青年周正亚的故事同样引人关注。她放弃重庆的视觉设计工作回到秦巴山脉腹地,带领46名留守妇女,通过电商直播间将“佛坪香菇”等秦岭山珍卖向全国。

“我们的山珍汤包,40克足够五人享用,品质不输云南,缺的只是被看见的机会。”周正亚坦言品牌仍是最大瓶颈。大湾区采购团的到来,让她看到了新可能。“采购团关注产品的联农带农机制,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如今双方已建立联系,未来或将为湾区市场进行产品定制。

市场的力量,也在倒逼产业创新。甘肃聚广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清,去年参加广州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农交会时,发现当地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关注度极高。今年,公司特意带来了适合煲汤的冻干香葱、香菜、黄花菜等新品。“大湾区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执着,正是我们零添加冻干产品的价值所在。”赵清说,公司已带动全县6000多户农户,让缺少外出务工能力的乡亲也能端稳“产业碗”。

产业的终极落点,是人的发展。无论是祥宇油橄榄带动21万人增收的“绿色银行”,聚广利让农户稳端“产业碗”的辣椒地,还是周正亚直播间里留守阿姨们当作“家”的合作社,其内核都是稳固的“联农带农”机制。它确保了产业发展的红利能真正惠及农民,成为他们不离乡、不离土的“摇钱树”和“铁杆庄稼”。

一场农交会,一次精准对接。当最朴素的乡土资源与最前沿的市场力量深度“链接”,乡村产业振兴的画卷,正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展厅里,落下“津”彩纷呈的生动笔触。

文 | 记者 孙牧 许悦

图 | 记者 孙牧(署名除外)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