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方平
10月9日上午10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南沙科考码头举行。10月10日,十五运会迎来倒计时30天。
期待着,盼望着,十五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30天后,中国的目光将聚集在粤港澳大湾区,湾区融合的璀璨舞台将向世人一一展现。
共赴30天之约,神州翘首以待。
创新采圣火 十五运冲刺
9月18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成功从深海可燃冰中采集。
体育盛会的圣火采集,从来都是科技实力的展示。从最原始的凹面镜取火,到成都世运会光伏取火、哈尔滨亚冬会冰透镜采火,每一次都彰显中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这次全球首次的“深海采火”,将高端无人深海探测设备、战略性清洁能源、超深水海底引燃技术等尖端技术设备与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环节有机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的科技水平。
10月9日,全运火种的采集,意味着十五运会即将启航。
十五运会由广东、香港、澳门承办,是全运会首次由多个地区联合承办。当历史的重任落到粤港澳大湾区肩上,三地的脚步便从未停歇。“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时刻牢记心中,三地齐心协力,共绘同心圆。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日益临近,各个赛区升级改造的场馆早早开始了各项的测试赛。8月以来,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馆结束、网球测试赛在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进行、体操(蹦床)模拟演练赛在广州体育馆举行……改造升级后的第一次比赛,是对场馆运作、赛事组织、人员疏散、安保等的考试,收到的反响都不错。
广东省蹦床队教练李丹说:“广州体育馆空间很大,各方面的设施都不错,整个模拟演练赛事流程很顺畅。我对此非常满意。”
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测试赛有序开展、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准备有序展开,开幕式各项排练工作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分篇章、分场次的排练,正式进入场内联排新阶段……
倒计时30天,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十五运会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逐梦粤港澳 期待创佳绩
十五运会竞赛日程2.0版近日公布,部分群众项目和竞体项目已开赛,运动员们积极备战,期待30天后的亮相。
广东男篮全运队这段时间先后参加了澳大利亚“澳洲虎”对抗赛、中美明星对抗赛、“四大名酒杯”赛等赛事,目的就是积极备战全运会,争取好成绩。这次广东男篮云集了CBA广东宏远、深圳新世纪以及广州龙狮队等队伍的精英,实力强劲。“期待广东篮球在全运会上继续书写辉煌,为广东代表团争取更多的荣誉。”广东男篮主帅杜锋表示。
在体操青年组加冕“三金王”的广东选手柯沁沁,在比赛结束后马不停蹄投入到成年组的备战。“教练让我继续努力,继续调整心态、提高动作稳定性,全运会结束之后再提升动作难度。”
“世界比赛参加的单项项目少,全运会参加的单项项目比较多,每一项都要努力游好。”游泳名将潘展乐表示,将全力冲击个人全满贯,目标瞄准全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
全运会战鼓已擂响。未来的30天,中国体育健儿们将继续抠细节、找问题,力求在观众面前展现最佳的状态,夺得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名次。
享全运红利 湾区好运来
十五运会在全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实现科技赋能。作为开幕式场馆和田径赛场的广东奥体中心,引入智能导航系统,借助AR技术与蓝牙定位解决“找座难”痛点。组委会充分考虑全民健身和长期运营需要,赛后各场馆将全面向公众开放,实现全民共享。
天河体育中心复建了南大门门楼,保留历史风貌,同时在屋顶和挑檐装上太阳能板,一年能发电约50万度;广州体育馆像给场馆装上了“智慧大脑”,入口处有3D视觉闸机,人证核对只需0.3秒……
可以预见,30天后运动健儿在这些熟悉又充满科技感的体育馆里比赛时,是怎样全情投入,观众在此观赛时又是怎样惬意。
十五运会体育比赛第二批门票在9月底开售,其中网球、乒乓球等热门项目门票在9月27日、28日开售。十五运会可售门票预计超过500万张,规模远超往届。票价亲民,其中100元以下的门票占50%以上。
为迎接十五运会,广州还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前瞻性的交通升级工程,覆盖了航空、铁路、城市轨道和道路交通,让八方来客方便出游,安心观赛。
白云机场T3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广湛高铁、广河高铁等线路将直接接入综合交通枢纽,地铁13号线二期(鱼珠-天河公园)、14号线二期(乐嘉路-嘉禾望岗)两段新线国庆开通运营;第一批次25辆的全运主题巴士已在市内21条线路投放……
倒计时30天,是一个节点,也是全力冲刺的一个起点。
全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圣火已点燃,让我们相约粤港澳,共同体验大湾区的活力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