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北方多地已经进入“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模式。昨日起(10月14日),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上线,未来几天将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北方寒意加重,南方暑热终结,广东19日有望迎来清凉。
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气温降幅可达10℃以上
10月15日,华西至黄淮一带和江南、华南等地降雨持续,16日起副热带高压有所增强,同时北方冷空气南下,华西至黄淮一带的降雨又会再度加强。
15日,黄淮南部、江淮北部和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南部、贵州中北部、云南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目前,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酝酿,未来几天将横扫我国大部地区,过程降温幅度普遍在4至8℃。预计15日主要影响新疆和西北地区东部,16日至19日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先后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
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南部等地是降温最明显的区域,气温降幅可达10℃以上。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最高气温可能连续刷新下半年来新低,最低气温也将陆续降至冰点以下。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冷空气未抵达前,15日至17日多地气温会有所回升,广东、湖南等地还可能出现小范围高温天气。18日至19日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多地最高气温将降至20℃左右,天气明显转凉。
广东19日有望迎来清凉
具体到广东,和北方多地清凉降温不同的是,近几天,广东多地还是呈现出30℃以上的高温,整张广东地图,俨然就像一只热辣辣的炸鸡腿!预计15-17日,广东天气持续炎热,19日有望迎来清凉。
@广东天气预计,15-17日,广东全省大部多云,部分市县有(雷)阵雨,雨时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8级左右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水逐日趋于减弱,部分市县早晚有轻雾或雾。
具体预报如下:
15日,雷州半岛、韶关北部、清远北部、梅州和粤东市县多云间阴天,有分散(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粤西和粤北偏北市县30~33℃,其余大部市县33~35℃。
16日,茂名、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大部市县多云间阴天,有分散(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粤西和粤北偏北市县29~32℃,其余大部市县32~35℃。
17日,韶关、清远和肇庆多云间阴天,有分散(雷)阵雨,其余大部市县晴间多云,局部有阵雨。最高气温:粤西和粤北偏北市县30~32℃,其余大部市县32~35℃。
广州方面,据广州市气象台预测:未来几天,广州的天气以晴与多云为主,虽然周三午后可能洒点雨,但基本不太影响。下周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所下降,家人们多留意天气变化。
近期华西秋雨下不停,最后的最后,大家不妨了解一下华西秋雨:
绵绵秋雨为何暗藏破坏力?
看似缠绵、温婉的秋雨为何也暗藏破坏力?华西秋雨为何总喜欢夜间出没?一起来听听它的自白。
大家好,我是华西秋雨,俗称“秋淋”“秋绵雨”。我是一位擅长用雨作画的灵魂画手,大多数时候我喜欢耐下心来,用“工笔细雨”慢慢渲染整个秋天,尤其喜爱夜间创作。
我的创作主场位于华西一带,主要是在四川、重庆、贵州、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南部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当副热带高压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不断输送到华西地区时,我以此为“墨”;同时,冷空气从青藏高原北侧长驱直下,我便以此为“笔”。两者频频交汇,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绘制成了一幅华西秋雨长卷。
一般来说,9月到11月是我灵感爆发、集中创作的时间,挥洒秋雨笔墨的时间少则半月,多则三个月。有时灵感来得早,8月下旬我便提笔创作;有时又意犹未尽,直至11月下旬才缓缓落笔。
艺术家往往在夜间容易迸发灵感,我也不例外。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巴山夜雨涨秋池”,说的就是我偏爱夜间创作的特点。尤其在雅安、成都、康定、重庆、贵阳、武都等地,60%以上的时间我都是夜间创作。
自古以来,人们对我的印象大多是“温婉的”“缠绵的”,这也确实是我常有的样子。在我的主场中,甘肃武都和天水、宁夏固原中雨及以下的日数占常年华西秋雨日数的97%以上,而贵阳、重庆、西安等地也都超过93%,大雨及以上日数均不足10%,因此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浸润在我的“工笔细雨”中。
但这不代表我的脾气一直都温和。当强盛而持续的南方暖湿气流与活跃的北方冷空气交汇激烈时,我便会展现出暴躁的一面,降下“挥毫大雨”,甚至“泼墨暴雨”,可能引发秋汛,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不过,身为一名灵魂画手,我也能为大自然作出很多美的贡献。我可以充当大地滋养师,为干旱的土地带来滋润,增加水库蓄水,为第二年的春耕储备宝贵的水资源;我还可以化身氛围感大师,用细雨和薄雾为华西地区勾勒独有的诗意,催生出秦岭、峨眉山、光雾山等地漫山遍野的红叶景观。
(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广州天气)
文 | 记者 梁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