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9月23日晚,一架小型飞机在巴西中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其中一人是中国建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
事故发生在23日深夜,当时飞机在巴西西南部的一个大型农场上空尝试降落。
据该农场的工人向消防人员描述,这架小型飞机在野猪群闯入飞机跑道后不得不复飞(飞机即将触地着陆前,因不宜降落,把机头拉起重新回到空中盘旋并再一次降落)。在复飞过程中,飞机失去控制向下坠落。在撞击地面时,飞机发生了爆炸,三位乘客和飞行员全部遇难。
但经过调查,警方驳斥了“野猪闯入导致飞机复飞”的说法。据负责调查此案的警察局长称,飞机复飞很可能是因为飞行员观察到了其他异常情况:“飞机需要进行调整再着陆是正常的,这与跑道上的动物无关。”目前,飞行员进行复飞的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飞机违规夜飞,曾被吊销许可证
据报道,这架失事飞机是一架1958年制造的赛斯纳175飞机,注册号为PT-BAN。根据巴西国家民航局规定,该机型仅获准在目视规则下白天飞行,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飞行。这是因为赛斯纳175飞机没有用于夜间或恶劣天气飞行的专用仪器,飞行时需要飞行员借助地平线和地面参照点来查看航线。
巴西民航局登记处还表示,飞机的所有者是在这次事故中遇难的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而该飞机并未获准作为空中出租车运营。
据报道,2019年,巴西民警在一次打击非法“空中出租车”的行动中查处了这架小型飞机,并吊销了这架飞机的飞行许可证,直到今年2月才重新恢复。
北京大学回应俞孔坚教授空难去世
据极目新闻报道,记者就此事联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及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和学院都会举行相关的悼念活动,后续可以关注官网发布的消息。
资料显示,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7年回国,一直致力于国土生态安全和城乡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方法,在250多个城市实践,并向全世界推广,成果获美国国家设计奖、奥伯兰德奖和世界风景园林界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被意大利罗马大学和挪威生物科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新华社、红星新闻、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