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技术支持刑事检察技术性证据审查典型案例,披露了一起“李某甲故意杀人案”办案细节。小李2012年5月23日出生,2016年4月,父母离婚。年幼时小李一直随祖父老李生活。
自2020年起,小李与父亲李某甲单独生活。从2022年10月开始,李某甲便阻止小李上学和外出,并拒绝他人与小李见面。2023年4月26日,小李被发现死于家中,公安机关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李某甲立案侦查。
检察技术部门鉴定认定,小李死因系长期营养不良致重度肝脂肪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体表损伤新旧程度不一,且胆囊无病变。
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获得数段于案发前一天傍晚小李的祖父老李到李某甲家探望的监控视频,检察技术人员经处理复原了大部分对话内容。证实李某甲因怀疑小李非其亲生,拒绝老李探望,称“小李已两月未进食、无法行走,就要饿死小李”。当老李提出接走小李时,李某甲称要“一拳打死小李”。该证据还原了李某甲阻止施救行为并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的主观故意。
2024年7月13日,被告人李某甲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