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通过继续拍摄视频,能唤醒更多拒绝认错的人。”“美国政府曾劝我不要坚持,但我还是做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正确的事。”“我只是一位普通公民,敢于做正确的事。”近日,美国青年埃文·凯尔接受了羊城晚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面对镜头,埃文·凯尔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与对世界和平的期许。
2022年,埃文·凯尔无偿向中国捐赠了一本记录侵华日军罪行的二战相册。2024年,他首次踏足中国,被中国人民的热情深深打动。2025年年初,埃文·凯尔受邀参加央视春晚,为更多中国人所熟知。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埃文·凯尔出版了他的新书《敢为》,书中讲述了他向中国捐赠二战相册并与中国结下深厚情缘的历程。
记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节点出版新书《敢为》,您想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
埃文·凯尔:我想传达的是保存、珍惜、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中文名之所以叫《敢为》,是因为我敢于去做正确的事。我得到那本记录侵华日军罪证的二战相册时,第一反应就是:它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所有人,应该进博物馆。很快,我的视频火爆全网,中国人走进我的店里感谢我,支持我的行为,他们给予我极大的尊重和敬意。这让我意识到,这本相册不能只是进入某个博物馆,而是应该进入中国的博物馆。
对我来说,这其实是一场冒险,毕竟我是美国公民。但我立刻决定这么做,因为这是正确的选择。过程中,我遭遇了无数恐吓和威胁,有人闯进我的公寓寻找那本相册,美国政府也劝我不要坚持。但我还是做了,因为我相信那是对的。我很高兴自己做到了,也希望更多人能坚持去做正确的事。
记者:您捐赠的相册中包含真实的历史影像,这对当下有什么意义?
埃文·凯尔:我来中国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向中国人民表达敬意。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参加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我才意识到自己被很多人熟知,也意识到我能做的还有很多。正因为我得到了关注,站在舆论的中心,我更有责任去为维护世界和平尽一份力。
我不代表美国政府,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做这些事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选择做正确的事,但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榜样,推动世界和平。我希望中国人提到美国人的时候,首先能想到我,而不是只联想到华盛顿的政客,或社交媒体上那些疯狂的东西。
记者:您觉得您能否帮助西方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在二战中遭受侵略的历史?
埃文·凯尔:在美国,学校会教授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历史。但对于二战时期亚洲的苦难,尤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往往被我们忽视。我想,隐藏在这背后其实是西方的“种族歧视”。
如果想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就应该在学校教授这段历史。但遗憾的是,美国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这样做。我的视频走红后,评论区里很多人说从未听说过这段历史,这让我非常震惊。我原以为大家都知道,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会收到那么多认可和感谢。我的视频让许多人第一次了解这段历史。
记者:您把捐赠相册的过程拍成视频放到网上,您明知道会带来争议甚至威胁,但当时为什么敢这样做?您怎样定义“敢为”?
埃文·凯尔:其实这件事引发了很多愤怒和敌意,我也担心可能造成外交摩擦。我不会去日本,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觉得如果我以个人之力试图让他们改变,可能会带来外交冲突甚至暴力事件,这样做不值得。一个人无法改变社会,社会必须自己具备改变的意愿。但我希望通过继续拍摄视频,能唤醒更多拒绝认错的人。
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改变过去,能做的就是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当国家之间剑拔弩张时,只会走向战争。但战争绝不是出路。我希望世界和平,这会不会是一个白日梦?我不确定。但我愿意一直为人类的和平奔走呐喊。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最近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您的感受如何?
埃文·凯尔:我很高兴看到《南京照相馆》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很好地呈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它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它看起来真的令人揪心,我也忍不住流泪。这不仅是因为画面残酷,而是因为我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深厚的关联。我读过很多资料,看过历史照片,但从未见过一部取材于当时日军真实影像的电影,所以它带来的冲击非常大。我为主创团队感到高兴,他们让这段历史通过电影走向了世界,也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
文 | 记者 刘泳希 赵鹏
图|埃文·凯尔社交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