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盘、抄底、做空……毛绒玩偶收藏正在“金融化” LABUBU等玩偶成为“抢手货”

来源:新快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8-25 09:24
新快报  作者:  2025-08-25
黄牛倒卖、盗版泛滥以及品相纠纷等市场乱象,也让这条“另类投资”之路暗藏不小风险。

■LABUBU等玩偶成为“抢手货”。

■一些大IP热门玩偶二手交易活跃。

市场乱象

“黄牛”“山寨”让普通玩家难以下手

IP玩偶赛道的吸引力和盈利潜力不容小觑,活跃的交易也让市场乱象日益凸显。

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近年来,在热门玩偶的购买环节,“黄牛”扎堆已成常态。线上发售时,普通玩家难以与使用自动抢购软件的“科技黄牛”竞争;线下发售时,“黄牛”甚至通宵排队抱团,热门款常常“一上架即售罄”,让普通玩家望而却步。

热门玩偶的火爆,也让盗版问题随之加剧。一些商家抓住机会快速仿制山寨款,侵犯正品版权;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容易被“以山充正”欺骗,还有可能遇到诈骗,最终人财两空,损失惨重。

而对于那些通过海外代购或“团长开团”来购买海外款玩偶的消费者来说,购买往往涉及海关申报规定,若代购未按规定申报采取走私手段,就可能导致玩偶被海关扣押。今年2月,合肥新桥机场海关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旅检渠道查获旅客违规携带动漫周边202件入境,其中包括大量chiikawa玩偶。据悉,该旅客承认上述物品是为他人携带入境,并收取一定报酬。现场关员已按规定对上述物品作暂不予放行处理。

个人玩家交易中,问题同样频发。韩亦告诉记者,她曾以600元在闲鱼购入一只标注几近全新的二手兔熊,但收到货后发现兔熊身上的蝴蝶结已经发黄。卖家以拍照时韩亦未提出异议、二手交易不退不换为由拒绝退货。

在二手市场频繁出现隐瞒瑕疵和虚报成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购买到被过度把玩的玩偶,市场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行规。有“炒娃股”的玩家告诉记者,毛绒玩偶的吊牌和配件(不同IP对应的配件不同,如故事书、出生卡、脚标、水洗标等)越完整,其价值就越高。社交平台上,一些玩家甚至会给吊牌或故事书加上“保护套”,以防瑕疵影响价值。

发展分析

投资价值背后潜藏泡沫危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玩偶与邮票这种发行受控的收藏品,或古币这类数量固定、不会再增发的藏品不同,其稀缺性并非天然存在,更多取决于品牌营销手段和市场需求,玩偶投资市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泡沫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LABUBU在国际上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星LISA的晒照,粉丝纷纷追同款后,LABUBU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自然传播,但有从业者指出,不少热门IP背后,品牌都会借助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话题制造热度。

在一些热门IP的交易中,市场上还可能出现投机者集中囤货、试图“控盘”的现象。有消费者于去年7月在社交平台发帖爆料,其发现,得物平台上的某款迪士尼挂件“最近购买”数据中存在同一头像、同一账号集中、高频“抄底”的情况。一番操作下,价格逐渐被抬高,该消费者气愤表示:“牛一炒,小部分跟风的散户开始抬价抛,导致价格回落不下来,惨的是真的收藏党。”

记者观察发现,不仅普通消费者对此反感,也有个人卖家表达了不满。有人表示,在部分已被炒至高位、难以“抄底”的挂件市场中,会存在有相同的人重复购买又退货的情况。“故意等你发货再取消,发货才算成交价,这样就能让娃维持在高位,黄牛却什么都不用付出。”

而取消交易后,卖家还得承担运费,虽然得物日常会监测异常交易并关闭相关订单,但由于此类投机者数量庞大,仍难以彻底遏制。

不过,炒作价格的手段并非永远有效。近期,一些迪士尼玩偶价格在二级市场出现回落,“迪士尼崩盘”相关话题频频在小红书上引发讨论。玩家们晒出跌价截图,纷纷发问:“寒潮来了吗?”“迪士尼到底怎么了?全部都跌破购入价了。”

从截图来看,多款曾被炒高的迪士尼玩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21日,得物平台上,香港迪士尼2025春日系列玲娜贝儿挂件报价约为1089元,而到8月22日已跌至664元,下跌幅度近40%;同一平台,香港迪士尼2023夏日系列可琦安23cm玩偶6月25日报价约2399元,8月22日跌至1614元,跌幅约32.7%。

对于价格下跌的原因,市场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LABUBU的兴起冲击了迪士尼市场;有人认为是圈内代购链“爆雷”,出现了“上家欠下家、下家欠大家”的情况,代购们现金流紧张,只能低价卖货回血。但也有观点指出,本轮价格下跌并非真正崩盘,而是年初价格上涨过快后的正常回调。

无论原因如何,这波下跌确实影响了“迪股”的市场情绪。一部分收藏者选择退坑止损,另一部分则选择“抄底”入手心仪玩偶,调侃道:“迪士尼崩盘,我库库接盘。”

实际上,IP玩偶二级市场泡沫破碎的情况并不少见。以LABUBU 3.0“前方高能”系列产品为例,由于初期量少难以购买,该系列隐藏款“本我”在千岛平台的价格最高曾超4000元,非隐藏款也在500元以上。

但今年6月18日,泡泡玛特开启了LABUBU 3.0“前方高能”系列产品线上预售,补货量充足,市场供应增加的背景下,截至6月19日晚,千岛平台“前方高能”系列隐藏款“本我”三日成交均价为2547.84元,较此前下跌45%,而当天成交价低于1500元的订单屡见不鲜,非隐藏款也跌至120元-160元。

彼时,还有很多投机者边卖边收,意图“抄底”预售产品,再等待后续涨价卖出。然而,记者发现,截至8月22日,千岛平台上,“本我”的成交均价已跌至947元,这也意味着,当初意图抄底的投机者,不仅没抄到底,反而面临亏损局面。

此外,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即使某款玩偶绝版不再贩售,品牌仍可能推出同IP的高度同质化新品,从而分流原有粉丝的购买力。同时,若有新IP走红,它的出现也会进一步分散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力,价格难以长期保持稳定。

观察

高溢价可能破坏玩偶情感价值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毛绒玩偶之所以从单纯的情绪消费品演变为部分年轻人眼中的“另类投资品”,主要源于情绪需求与社交价值的叠加效应。

“一方面,现代年轻人面临高压生活,毛绒玩偶能够提供心理慰藉,使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从而形成情绪溢价;另一方面,限量款玩偶在社交平台上的展示行为强化了个人身份和群体归属感,带动炫耀性消费。”柏文喜指出,这种双重作用是推动二级市场“金融化”的主要原因。

在柏文喜看来,毛绒玩偶二级市场“金融化”的背后,品牌方起着关键作用。作为规则制定者,品牌通过制造“可控稀缺性”,不仅提升一级市场的抢购热度,也刺激二级市场的囤货行为。同时,多数品牌对黄牛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以维持市场热度并强化“买到即赚到”的共识。

“虽然部分品牌会呼吁消费者理性,但通常不会对溢价形成实质性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品牌通过‘可控稀缺’策略,一方面享受溢价带来的品牌光环,另一方面又无需承担价格暴跌后的风险。”

柏文喜提醒,若消费者过度关注投资回报,高溢价可能破坏产品的情感价值,也容易助长投机行为。他认为,毛绒玩偶IP迭代快,缺乏统一评级和标准化体系,其投资逻辑更接近潮玩炒作,缺乏长期价值支撑,目前尚不适合作为投资品。除非出现权威评级、文化积累及机构投资者入场,否则难以复制邮票或文玩市场的稳健模式。

因此,柏文喜建议,交易平台可全面引入实名制和保证金制度,抑制恶意拉盘和洗盘;品牌应合理供货、平抑极端溢价,并减少假货流通;行业协会可制定毛绒玩具鉴定标准,授权第三方评级机构,降低真伪、价值争议;而监管部门也可将“玩具投资”纳入监管范围,加强风险提示,提醒年轻群体注意投资风险。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