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09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未来将进一步扩建生产线

来源:金羊网 作者:董鹏程 发表时间:2025-03-28 07:51
金羊网  作者:董鹏程  2025-03-28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而电池电芯研发制造是新型储能产业链的核心。

羊城晚报讯 记者董鹏程报道: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而电池电芯研发制造是新型储能产业链的核心。3月27日,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该产线是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实现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

据介绍,半固态电池是在电池内部加入了固态电解质,利用固态电解质本身不可燃、热分解温度高等特点,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半固态电池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可让电池电解质呈现果冻状,与液态电池有明显差异。该产线生产的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产品兼具循环寿命长与安全性能高,适用于源网侧储能、5G基站储能、工商业储能、数据和算力中心储能、新能源商用车、轨道交通、电动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多个场景,由于其安全优势,尤其适合城市用户侧储能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位于珠海海四达新能源基地,设在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表示,半固态电池产线的投产是广东省储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践行“双碳”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典范。通过构建“技术引进-产线升级-生态协同”的创新模式,项目将加速推动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升级,助力广东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全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广东样本”。

根据战略规划,广东能源集团未来将进一步扩建广东卫蓝半固态及固态电池生产线,利用广东卫蓝更优异的电安全、机械安全及热安全性能优势,结合其他高新技术应用赋能,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新型储能等领域与相关企业展开深入对接合作,持续完善新型储能产业链建设。

相关新闻

创国内城市之最!

广州落地168亿度绿电交易

羊城晚报讯 记者董鹏程,通讯员洪林、范晋衡报道:3月27日,广州举行绿色电力消费签约仪式。当天,广州市各绿色转型先锋企业合计购买绿证1680余万张,绿电成交规模达168亿度,占2025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当前绿证交易量30%,这是全国城市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单批次绿证交易。

据统计,该交易量是广州2024年全年56.6亿度绿电消费量的近3倍,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9.7万吨、植树5.2亿棵,有助于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网消纳,激发社会投资新能源的积极性。签约成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国“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绿电是利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清洁电力。如今,使用零碳排的绿电并获得绿色电力证书,证明自身绿色消费水平和绿色发展成效,正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全球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州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绿证交易不仅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更通过市场化机制反哺新能源投资,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此次签约仪式以“百亿绿能签硕果,穗城碳路开新局”为主题,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主办。现场组织了8家广州本土企业及24家省外绿证代理企业参与协商交易,覆盖先进制造、数据中心、传统产业等多领域,展现出广州头部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168亿度绿电,不仅是数字的跨越,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升华。广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打造政企合作、企企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广州市绿色电力消费向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全力支撑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集群绿色引擎打造,保障十五运会场馆绿电供应,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已达301万千瓦!

广州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5年翻5倍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丹阳、杭莹,通讯员穗发宣报道: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作为广东最大的综合性会议中心,其实也是一座大型“光伏电站”。白云国际会议中心A-E栋5栋楼顶部设置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单晶高效光伏组件,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吨。

3月27日下午,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专场宣讲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现场,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兼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将分布式光伏纳入“十四五”能源发展整体规划布局,光伏项目迅速增长,截至2025年3月,广州全市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301万千瓦,是“十四五”初期规模的5倍。

会议现场设置了分布式光伏建设、绿色金融等现场咨询交流专区,与会者分享交流,推动各类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落地。同时,参会代表实地参观感受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屋顶上已建成投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以总装机容量为4.19MW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光伏电站为例,2022年至2024年,光伏发电年平均发电量为437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36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86吨。这3年,光伏平均自发自用电率为72.6%,光伏发电节省电费74万余元。

“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率先应用无人机热斑巡检技术、智能清洗机器人,并搭建了华南首套风、光、充电桩一体智能集控系统,强化集中运营。”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余华堂说。

作为广州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累计建设了91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78万千瓦(含小微分布式)。除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外,还包括广汽丰田、小鹏汽车、福特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企业签约仪式,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知名企业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订广州花都区分布式光伏合作协议,推动国企和民企合作。

据介绍,此次分布式光伏开发将带动花都区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直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十万吨。据测算,每100兆瓦光伏项目可创造超500个就业岗位,并衍生智慧能源管理、虚拟电厂等创新业态,预计未来2年可新增光伏装机超500兆瓦,使花都区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5%以上。

“我们正探索‘光伏+氢能’‘虚拟电厂’等新方向,目标是到2025年底,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竞争力的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商。”余华堂说。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