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09

小蚯蚓撬动“一地多收” 闲置土地变身“产业田”

来源:金羊网 作者:郑俊良;王维福;张健珍 发表时间:2025-03-28 07:51
金羊网  作者:郑俊良;王维福;张健珍  2025-03-28
通过“公司+村民”,探索乡亲能人示范带动发展模式推动农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和乡村产业振兴。

云浮千官镇以“能人领跑”探索撂荒地复兴之路

羊城晚报讯 记者郑俊良,通讯员王维福、张健珍报道:近年来,蚯蚓因其药用、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养殖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云浮千官镇决定引进和推广“广地龙”立体养殖项目,通过“公司+村民”,探索乡亲能人示范带动发展模式推动农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和乡村产业振兴。

陈锦龙是一名“80后”创业者,曾在珠三角地区长期从事食品批发工作。他在千官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敏锐察觉到“广地龙”的市场机遇。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和学习,他决定回到家乡千官镇引种养殖,成立金至诚农业有限公司,以土地连片流转、村民入股的“公司+村民”形式在双龙村建设“广地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如今,双龙村“广地龙”养殖基地已初步构建起立体生态循环产业链,实行“地上套种、地下养殖”,一方面利用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残渣、牛和兔等食草动物的粪便进行发酵制作成优质的饲料,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蚯蚓特有的松土和粪便肥沃特性被巧妙利用,蚯蚓养殖过程中所产生大量的有机蚯蚓粪作为天然肥料,大幅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果蔬的有机种植增产增收,实现了小蚯蚓撬动一地多收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目前,基地已经扩展到30亩,实现了立体种养,每亩产值能达到2.5万元。地面作物以茄子和玉米等短季果蔬为主,农作物收益基本能够覆盖日常养殖管护的人工开支。村民以入股方式参与建设,每年收获分红,并可参与日常种植养殖获取劳务费。基地聘请了5位当地农民,每月工资3000元至4000元。在基地的引领下,周边已经有10余户村民开始参与养殖,面积约为35亩,大家对项目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了期待。”陈锦龙介绍道。蚯蚓养殖项目让千官镇双龙村大约60亩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焕发新生机,产业促使资源活化,闲置土地变身“产业田”。

陈锦龙表示,双龙村蚯蚓生态养殖项目将持续扩大产业规模,计划2025年在55亩的蚯蚓养殖场地上实现规模化养殖,干蚯蚓预计年总产值可达120万元,农作物套种预计年收入可达19.8万元。同时通过打造蚯蚓干品、蚯蚓粪肥、农作物销售及相关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计划3年内实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通过技术培训和合作模式,推动周边农户参与蚯蚓养殖,农户不仅能拿工资,还能学习蚯蚓养殖技术,助力农民参与绿色农业发展增收致富。项目的实施预计能够直接带动100户农民参与养殖,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