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82

【地评线】金羊网评:记住乡愁,守护好岭南历史文化基因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发表时间:2025-03-28 09:14
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2025-03-28
让古老的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心灵的归宿,记住那浓浓的乡愁。

3月2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结合广东实际,通过立法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框架,创新保护利用管理制度,为建立健全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将于5月1日起施行。

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汕头小公园……广东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广东省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5个、名村25个、街区1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个、名镇19个、名村57个、街区113片;历史建筑4542处。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为广东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指明方向。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并将于今年5月 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举措,是广东在新时代守护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有力回应,对建立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意义深远。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截至2024年12 月,这里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5个、名村25 个、街区一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 个、名镇 19个、名村 57 个、街区113 片,历史建筑 4542处。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广东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有力见证。从广州永庆坊的“绣花”式微改造,到潮州牌坊街的古韵新生,再到汕头小公园的历史复兴,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岭南大地的沧桑巨变,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根脉。

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地区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大拆大建,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与文化肌理;一些历史建筑因年久失修,缺乏必要的保护与修缮资金,面临倒塌损毁的危险;还有的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忽视了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承,导致城市文化特色逐渐消失。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让我们失去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让人们的乡愁失去寄托。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出台恰逢其时。它结合广东实际,构建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法律框架,创新保护利用、管理制度,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保护利用方面,条例鼓励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 起来,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管理制度上,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出现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的问题。

传承岭南历史遗产基因需要多方发力。要真正守护好岭南历史文化基因,仅靠一部条例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运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认知度;普通民众也应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历史文化建筑,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志愿活动。

记住城乡愁绪,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担当。中华文明历史久远。岭南文化星汉灿烂。守护好岭南历史文化基因,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守护广东的文化根脉。让我们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施行为契机,携手共进,让古老的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心灵的归宿,记住那浓浓的乡愁。(金羊网 文/李红军)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