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广东已连续18年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其中0-3岁婴幼儿数量超过400万。如何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养育负担?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托育服务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记者关注到,近年来,广东将托育服务纳入“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全省托位数从2020年的22万,增长到2024年底的60.2万,每千人口托位从2.0个提升至4.7个。目前,广东正按计划推进托位供给,预计年底可实现每千人口5.5个托位的规划目标。
全省8000多所幼儿园可提供30余万托位
照护3岁以下的婴幼儿,并非易事。从今年6月1日起,广东面向全省家长发放2025年惠民托育券,最高可提供10天托育体验服务或2000元托育消费补贴。那么,领了托育券后把孩子“托”到哪里?
对此,广东加大服务供给,统筹育幼服务资源。比如: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目前全省8000多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可提供托位30余万。同时,广东省级财政计划投入3.86亿元重点支持市县两级托育服务中心建设(总投入超10亿元),保障育儿领域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如何让孩子“托”的放心?广东强化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制定托育机构备案工作指引,并为已备案托育机构的在托婴幼儿免费购买意外责任险。同时,率先上线智慧托育信息系统,打造智能便捷的大数据应用和管理服务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东支持各类院校开办托育相关专业。目前,全省36所本科院校、79所高职高专、198所中职中专和126所技工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在校生28.9万人。同时,积极开展托育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01万人次,其中母婴项目104万人次。
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底,广东的托位数有60.2万,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但报告也指出,对标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广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普惠程度、进一步强化支持措施。
具体而言,在健全政策体系方面,广东将托育服务纳入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
同时,广东还将指导各地按时序推进托位建设,确保今年底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不低于5.5个;推进市县两级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覆盖全省的普惠托育服务指导体系;提升托幼一体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推动发展用人单位办托和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等。
在完善长效机制方面,推动各地加大财政投入或场地资源支持,分类制定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以及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的收费政策,推动各地分级分类制定普惠托育收费标准。同时,完善托育机构水电气实行居民价格等优惠措施,落实好相关税费支持政策,并鼓励各类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托育服务人才培养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