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09

可供超万辆“电鸡”停放! 广州为非机动车新划设800余个专属停车区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严艺文、交通宣 发表时间:2025-07-11 08:41
金羊网  作者:严艺文、交通宣  2025-07-11
新增施划8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框位,可供超万辆非机动车停放。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严艺文、通讯员交通宣报道:近期,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完成8条市管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划线工作,新增施划8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框位,可供超万辆非机动车停放。

今年5月下旬以来,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采取“见缝插针”式加密措施,通过充分利用设施带、人行道富余空间等,新划设了大量非机动车停放区。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分布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园路、解放路-机场路、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西、广州大道、大金钟路-白云大道-同泰路、临江路-沿江路、阅江路-滨江路。

“我们在环市东路的动物园南门对面路段、中山大道西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路段人行道上的富余空间,新增施划了可供约100辆电动自行车停放的停车区。”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调控处二级主任科员朱沛杰表示。

地铁站点周边是非机动车乱停放治理的重点区域。记者日前在彩虹桥地铁站过街天桥底看到,约200米的路段新增划设了停车位,如果按照每辆0.6米停车宽度测算,可供超300辆电动自行车停放。施工队负责人介绍:“天桥下柱子多、空间不规则,我们反复调整划线方案,确保既增加车位又保障通道安全。”

同时,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对道路沿线约80个地铁出入口的停放区标志标线进行了翻新。“以前早晚高峰,电动自行车经常随便摆放,出入口人行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乘客进出非常不方便。设置显眼的停车区域,能让市民停车更规范。”广州地铁火车站中心站副站长莫颖仪表示。

因地制宜的创新划线方式是释放空间潜力的关键,除了传统的直列式,新划设非机动车停放区还有弧线、斜向设置等多种布局模式。广州市道路事务中心副主任柯伟洪介绍:“在人行道、建筑退界空间相对宽裕的地方,采用双排紧凑式设计;在一些较窄的带状区域,采用斜线式设计;在一些人行天桥底、桥墩区域,采用圆弧线设计,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路面资源。”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