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泳希 郭思琦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刘泳希 林心怡 张惠鑫
图/主办方供图
羊城晚报特派大阪记者在日本大阪进行了为期3天的中国馆广东活动周采访,与世界聊广东,他们感受到了什么?以下为记者手记:
当英歌舞的鼓点在大阪世博园里震颤,当各国观众眼中闪烁着对醒狮文化的惊叹,我们忽然意识到,这场为期三天的中国馆广东活动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展示,而成为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
6月29日,伴随着观众的离场,这场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掀起的“广东热潮”正式落下帷幕。活动周期间,英歌舞、岭南荔枝、中华白海豚等极具广东特色的文化IP轮番登场,而我们带着“广东文化能与世界文明碰撞出怎样火花”的疑问,穿梭在世博园区,记录下无数个令人动容的瞬间。
中国馆外的舞台上,普宁英歌舞与醒狮轮番登场,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来自西班牙的Joan说,虽然第一次见到这种舞蹈,不了解其中的角色设定,但他感受到了舞者传递出的团结与英勇,那是一种跨越语言的中国精神。
看到中华白海豚IP“喜洋洋”挂件——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的第一眼,来自德国的Rafael便爱不释手。他早就听说过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和深圳非常感兴趣,希望亲身体验中国最大体育盛会的氛围。
看到我们身上的荔枝挂件,新加坡的志愿者主动搭话问道:“你们是广东来的吗?”他说他的父亲是福建客家人,他知道广东也有客家文化,听到“广东”两个字,觉得很亲切。
当我们和大阪观光局经营企划部长田中嘉一聊起比亚迪时,他欣赏地说,在日本这样一个汽车品牌林立的市场,比亚迪选择巴士这一细分赛道,并在日本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是非常聪明的战略选择。
从采访的每一次真诚回应,到交换的每一枚徽章,从中国馆的整体设计,到广东活动周的文化呈现,这些来自中国,来自广东的文化片段,如涓滴之水,悄然汇入世界文明的长河。
文明如水,自有相汇的力量。
在大阪世博会,广东活动周远不止于一场单向讲述,它更像一座用心搭建的桥梁,与世界文明对话。
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