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在日本神户市举行
羊城晚报特派大阪记者 郭思琦 刘泳希
6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中日大健康产业对接会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举行。
作为此次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经贸活动的重要配套活动,活动旨在深入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并邀请日本商协会、企业代表围绕大健康产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等分享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对接会上,韶关、中山、阳江及香港、澳门等城市主官或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题推介,展现粤港澳城市群的多元优势与特色产业。
“面朝南海的阳江市正依托世界级海上风电资源,打造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新标杆。”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介绍,目前阳江海上风电建成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韶关市市长陈志清表示,韶关正全力打造服务湾区的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他表示,韶关还设立了总规模达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并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欢迎日企来韶关投资。
中山市政府秘书长郭渊介绍,中山市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光电光学三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他说,中山也推出了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只要有好项目、好企业进来,一定有地可落。
对接会有许多日方企业参加,光是日本中华总商会就邀请了十几家日方企业。该商会常务副会长徐志敏说,通过推介会,日方企业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期待在高新技术、低空经济、大健康等领域寻得合作的可能。
对接会还聚焦中日大健康产业合作展开交流。现场设置的30个展台,成为30余家中日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寻找合作伙伴的绝佳平台。
5场经贸交流传递合作共识
羊城晚报特派大阪记者 郭思琦 刘泳希
在大阪世博会广东活动周期间,中国馆内人潮涌动、热度非凡,同期举办的5场经贸交流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座无虚席。智能机器人、大健康领域的前沿成果、新会陈皮……一众特色产品跨越山海,现身日本。现场,广东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寻觅合作机遇;阳江、韶关等地市领导亲临现场,化身“招商大使”,热情发出邀约。日方企业同样带着发展期待,与中方伙伴展开对话。
深入观察一场场经贸交流会,不难发现一个清晰的共识:寻求合作已成为中日企业及官方部门的共同心声。
阳江、韶关等地市负责人亲自下场推介,介绍当地营商环境。韶关市市长陈志清更以“百亿基金+重磅政策”,向企业发出投资邀请。日本兵库县副知事服部洋平透露,目前已有约50家兵库县企业在广东开展业务,兵库县已在香港设立经济交流事务所,助力县内企业开拓亚洲市场。
从企业层面来看,中日双方都带着明确的目标参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指出,日本在医疗大健康、康养领域经验丰富,大湾区拥有庞大市场,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极具潜力,对日本企业来大湾区投资康养项目持欢迎态度。
佛山市进出口商会执行会长蔡伟生带领10多家佛山制造业企业参会,28日一上午就交换了约20张名片,并与一家在日文化产业公司展开积极洽谈;潮州市瑞利陶瓷有限公司带来的熊猫样式陶瓷非遗作品也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该公司总经理佘丽旋透露,当地机构有意邀请其进行展示。
日方企业同样满怀期待。日本·中国多行业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横山浩和为考察大健康产品而来。他长期为中日企业合作提供咨询服务,认为大湾区的市场规模极具优势,吸引着日企。
一场场座无虚席的经贸活动及其背后达成的共识,体现着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市场的号召力,也印证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从中日企业双方的需求能够看出,逆全球化趋势并不可行。”蔡冠深表示,未来,中日企业双方应将合作进一步拓展,共同走向东盟等庞大的新兴市场,开放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