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失眠、焦虑、抑郁、疼痛等问题的困扰,而传统药物治疗常常伴随着令人烦恼的副作用。有没有一种既安全有效,又不会让人担心各种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伍少玲向记者介绍,一种名为经颅磁刺激治疗(TMS)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改善失眠焦虑、慢性疼痛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技术以无创、无痛、副作用小的特点,为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全新选择。
精准“电磁按摩”:磁场激活大脑自愈力
据介绍,这种治疗方法是利用脉冲磁场无创伤地穿透皮肤和颅骨,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微小感应电流,这些电流可以唤醒或安抚过度活跃的神经元,调节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快乐物质)、多巴胺(动力物质)和GABA(镇静物质)等。伍少玲指出,这一过程如同为大脑进行“电磁按摩”,可平衡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
而治疗时患者仅需平躺,头部放置电磁线圈,每次20-30分钟,患者完全清醒,可以聊天、听音乐甚至小憩一会儿。结束后可以立即恢复正常活动。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TMS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伍少玲表示:“其副作用远低于药物,常见仅为短暂头皮不适,就像戴了一顶稍紧的帽子太久的感觉,无成瘾风险。”
适用症状广泛:从抑郁到关节炎的突破性应用
临床研究证实,TMS对抑郁症(尤其药物抵抗型)、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效果显著,还可改善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脑卒中后遗症及儿童自闭症语言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团队最新发现TMS对慢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具有中枢调控作用。2周疗程可显著缓解患者步行疼痛,近红外光谱监测显示,患者疼痛对侧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持续升高,该技术通过调节脑血流抑制疼痛通路。
四类人群需谨慎 专家提出三大建议
尽管TMS安全性高,但植入心脏起搏器、颅内金属物者及癫痫患者禁用,孕妇需避开腹部治疗。伍少玲建议:
1.选择正规机构:需由专业医生评估个体适应证并制定方案;
2.坚持疗程治疗:多数患者需2-4周见效,部分症状改善可能早于预期;
3.联合干预增效:配合心理治疗、运动康复可提升整体疗效。
目前该技术已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为饱受药物副作用困扰的患者开辟了“非侵入式”治疗新路径。随着临床研究深入,TMS或将成为神经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
文、视频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房诗婷 刘文琴 黄睿
图 | 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