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木棉花在广东被称为“英雄花”,好像特别钟情于广州这片热土,每年春天都会用它的焰红,把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点缀得特别灿烂。李剑芳笔下的《英雄花开说羊城》,将木棉花拟人化,与广州作为英雄城市的历史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倾情歌颂了广州人民敢为人先,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侯玉婷的朗读,每一句如珠落玉盘,金声玉韵,让羊城精神在读者听众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英雄花开说羊城》
作者:李剑芳
朗诵:侯玉婷
羊城的春天,好像总是蘸着朱砂写就的诗行,三月,珠三角的烟云尚未褪尽寒意,羊城的木棉花已擎着赤焰冲上云霄。老树虬枝峥嵘,新株铁骨铮铮。当行道两边的木棉花连成红色长廊,当珠江两岸的江雾被轮渡的笛声震撼,当三月的风拂过镇海楼,在红花岗的落红里卷起旋涡,烈焰般的木棉花,每一片青铜枝干,每处瘤刺,都饱含着羊城那个时代的意志和风采。
被岭南先民唤作“烽火花”的木棉花,更被羊城人民冠以“英雄花”的美名,而成为英雄城的市花。陈恭尹三百年前在《木棉花歌》中“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咏叹,至今仍在珠江水面回荡。木棉的枝丫拒绝攀附,即便花开时节满树丹红,但却不着一叶,像壮士褪去铠甲露出赤诚肝胆;花落时分整朵坠地仍不改颜色,似将军战死沙场犹握长枪。树皮上密布的锥形瘤刺,似拒绝攀附而刻进年轮的层层铠甲。唯其如此,羊城人民冠以“英雄花”的美名。
虽然她拒绝攀附,但英雄气概里却藏羊城人颇为器重的医者仁心。在羊城湿热横行之时,木棉将浑身精魄化为济世良方。当晒干的花瓣在砂锅里翻腾,祛掉的是体内湿毒,暖的是游子愁肠;当老树皮在陶罐中细熬,治的是陈年胃疾,愈的是岁月创伤。当红艳花瓣裹着琥珀油脂变成木棉花烩腊肉时,药香便化作了人间至味。当清炒的木棉花蕊端上桌面时,爽滑口感里满是疗愈的大地精魂。这便是英雄花对羊城人的全身心馈赠。
木棉花固有的执着与守护的顽强,南越王宫旧址旁,两千年前那被称作“烽火”的红花,如今依旧照燃着穗城的天空。两千年,不是鲁莽的燃照,而是将炽热沉淀为守护:我们向远看,攀枝花的古木棉,卫护着钢花飞溅的熔炉;向近看,南国子民把棉絮收进枕头,梦中尽是壮志凌云。羊城英雄花灼灼其华——这里的每朵红云都浸染过虎门销烟,聆听过康梁变法,见证过改革开放。它们站在黄埔军校旧址墙头,恰似持枪的哨兵;长在羊城解放碑雕塑群的周边,宛若招展的红旗。英雄花,从不屑于做温室里的娇蕊,它把根系扎进羊城滚烫的红土,把锋芒刻进粗糙的皮肤,把精魂酿成济世的良药,最终将骨血凝成天边的云霞,串起并守护着羊城大地的百年风云。
英雄花,永远是羊城人心中的最爱。当晨练的老者推起太极方手,掌风会惊起一地的红云;而农讲所展厅前,飘落的棉絮也爱沾着讲解员的话筒;若你仔细搜索,会发现直播镜头前,少女爱捧着整朵落红,这是因为花瓣后藏着省港大罢工的珍藏版。在白天鹅茶座中那木棉花状的奶泡里,或许你还能品尝到十三行奶酪的余香。当珠江新城的玻璃幕墙刚把木棉花嵌入茶色里,午夜时分,小蛮腰的电子烟花里,又已然爆发出全息的红棉花;当你在旋转餐厅里咬碎主厨用木棉花蕊冻成的琥珀冰点时,或许还能听到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的脚步声;就连外卖骑手的保温箱里,也会藏着英雄花煲龙骨的秘密。
当穗城的楼群在英雄花映照下泛起红光,当羊城的人民在春的夜里享受着和平的温馨,当广州大地品味英雄花火焰般的殷红,我们终于读懂了:英雄城的英雄本色,就像是英雄花用血脉偾张般的焰红铸成的亮色。
【名家简介】
侯玉婷,国家级主任播音员,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
【名家简介】
李剑芳,字寒光。广东楹联学会及楹联书画院会员,理论委顾问;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书画院理论委主任;华夏世纪名家书画院常务理事。广东省书画家协会、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诗社社员;曾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大辞典》及《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新中国66周年文艺名家名典》。出版诗集《心有光明天地春》,部分诗文及书法作品被报刊杂志网络等平台发表,或获奖,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