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09

机器人企业借力广交会出海 深入大湾区布局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张超 马灿 臧晓 发表时间:2025-04-20 08:17
金羊网  作者:许张超 马灿 臧晓  2025-04-20
在137届广交会首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一款应用于残障人士的非侵入式智能仿生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机器人企业竞争获得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展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钟振彬

可以让佩戴者像用了“读心术”一样,精准传递动作意图,迅速完成抓握、侧捏、击掌、托东西、提东西等动作……在137届广交会首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一款应用于残障人士的非侵入式智能仿生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傲意科技”)展出的一款产品。“我们的生产供应链企业有95%在粤港澳大湾区。今年,我们在珠海落地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不久还将在深圳注册分公司。”傲意科技董事长兼CEO倪华良表示,该公司正从研发型企业转向研发和制造生产相结合的企业,当前深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对傲意科技而言是一种双向奔赴。

在细分赛道专注研发

“每次参加展会的目标都很现实,如果能获得两三个看得到未来合作潜力的客户,目标就实现了。”倪华良说,该公司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参展第二天,他的微信就已经加不进好友了,他认为广交会上采购商的热情显示了市场趋势。

“具身智能或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会带动大量上游技术发展,也让大家有了往下游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和动力。”倪华良举例说,以前的临床假肢里,大多只是放五六个电机做到和人手差不多就行,企业不会考虑自由度去加传感器,但具身智能给应用场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为了让神经传感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我们通过肌电传感器去密集获取肌电信号,再让AI去理解。在AI理解之前,用户要在App录入想要做的动作模型,模型相当于一种选择方式,握拳、把手打开等动作的生物信号是不同的,我们把选择权给到用户,然后生成每个用户自己的AI模型。”倪华良说。

在浪起潮涌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大批资本涌入,倪华良的策略是在细分赛道做好两件事——技术提升和品质把控。“在这个时间点,我觉得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很好、做到很深入,是了不起的事情。比如说,把仿生手的品类做得更丰富、功能更强大、成本更低。”倪华良说。

在倪华良看来,机器人产业代表的是生产力,“无论是在工业场景,还是在更深层次的医疗康养场景,机器人都是一种生产力”。

到海外市场拼一拼

记者走访了解到,本届广交会首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共有46家企业设展。这些企业实际上是经过层层审核筛选,竞争拿到的专区展位。它们的发展布局都指向一个关键词——出海。

对傲意科技而言,开拓海外市场是一个必选项。倪华良告诉记者,之所以争取进入专区,是因为企业近几年一直在发力“走出去”,希望能通过广交会的舞台更快实现“走出去”,最终脱颖而出能拿到专区的参展资格是因为“我们在研发、生产方面所具备的创新价值,是可以放到全世界去比拼的。”

“目前,我们的海外市场每年保持至少两倍的增速,销售量比较大的市场有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等。”倪华良介绍,假肢类产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2023年,傲意科技拿到了美国、欧盟的相关注册证,也相当于满足了在欧美市场销售的基本要求。

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傲意科技也看中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优势,着手在大湾区布局。就在不久前,傲意智能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傲意科技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倪华良说。

倪华良进一步介绍道,傲意科技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广东的资金支持。“我们只有五六个人的时候,广发信德投资了我们,注入2000多万元资金;2022年底,深圳的资金投资了我们;最近,珠海国资华发集团领投了傲意科技近亿元B+轮融资。可以说,从A轮开始,基本上每一轮都有来自广东的资金支持。”倪华良说,这让他们下定决心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发展。

另外,倪华良还提到,最终将生产基地落地在珠海,看中的是当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傲意科技自身发展的协同。一方面,华发集团领投了傲意科技带来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当地机器人产业链规划清晰、方向明确。

“一边是招商,一边是投资,一边是企业要落地。”倪华良笑称,这个选择是偶然中带着必然。

相关新闻

“修成正果”!广州增城正果文化IP亮相广交会

借助广交会向世界展示

中国乡村振兴鲜活实践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灿、通讯员臧晓报道:第137届广交会正在举行。本届展会首次增设城市美食文化活动“食在广州嘉年华”音乐美食节,来自增城区正果镇的“千年古镇”文化IP惊艳亮相,以“修成正果,正果有礼”为主题,向全球客商展示其独特的地方美食与非遗技艺,成为广交会文化展示窗口的一大亮点。

此次广交会上,正果镇通过非遗展演、美食品鉴、文创展销等形式向世界传递“千年古镇,人间正果”的独特魅力,海外客商对增城丝苗米的清香、榄雕工艺的精巧赞叹不已,而畲族香包等非遗手工艺品,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信物”。

正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广交会平台,我们不仅推广了产品,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正果镇深挖地方农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和品牌,先后推动22个项目入选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特色小吃制作技艺标准通过国家信息平台认证,举办广州市乡村美食汇、荔枝文化旅游节、中秋舞鱼灯等系列文化活动,成功打造“鱼跃龙门,修成正果”文化IP,实现文化遗产从固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创新发展,让千年古镇焕发时代新风貌。

作为广州乡村振兴的样板,正果镇正以文化为纽带,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从传统美食到非遗技艺,从节庆IP到国际舞台,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开放之姿书写文化遗产与时代共生的新篇章。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