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坐高铁,一小时二十分抵达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因越王勾践、兰亭鹅池王義之、烈士侠女秋瑾、旗手鲁迅而闻名于世。
阳光灿烂之日,访问绍兴,名人荟萃,古桥老巷,风中有无数传奇。
期待精彩纷呈,见证岁月沧桑。
“这个城市里诞生了一个人,他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到的酒店,让全世界都知道了”
入住“品物咸亨”酒店,一下被这句话抓住眼球。
鲁迅年幼时,其祖父因科场舞弊案下狱,家道中落。为家族生存,周家几房共同出资于清光绪年间,在绍兴市区开设了一片小酒店。
鲁迅堂叔周仲祥任掌柜,秀才出身的堂叔从《易经》中取“品物咸亨”句中的“咸亨”作为店名,意为“万物得以皆美”。
可惜酒店开张没多久,就关门失败了。
原以为酒店将被历史遗忘,不料,因鲁迅小说《孔乙己》《风波》《明天》等作品使咸亨酒店名声在外。
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绍兴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在原址以原貌恢复开张咸亨酒店。
经多年努力,发展成为一家融名臣、民仕、名酒于一体,以越文化和江南文化为背景的鲁迅文化主题酒店。
鲁迅故居是游客最关注的旅游点。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收入教材而最得共情。可以代入日常生活的展览,最易唤醒凡人共鸣。
咸亨酒店相连的步行街,全是鲁迅先生的身影。包括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文学人物了。
鲁迅故居出来,临近沈园闭园,20分钟入内转一圈。
一池春水,几处水榭亭阁,朴素无华,却因陆游《钗头凤》一诗而心有戚戚。
夕阳西下,沈园寂寥,有鸟儿枝头跳跃,树上花卉花粉絮絮落下,鸟儿无知,全不顾千古伤心事。
作为中国古代顶流爱情诗,伤感多少人?爱情故事无数,价值却难以言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无功利无回报无所畏惧一往情深一往无前,恋爱中人或可理解如此“小癫痫”般病态。
中年陆游回首往事,伤痛挥之不去,并非人人都可完全体会。情到深处,竟无语凝噎,即是境界,而境界又非常人凡人可知可道呵!
绍兴城外兰亭风景区,是第二大旅游热点。全因天下第一书法名帖诞生于此。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加上楷书《黄庭经》《乐毅论》与草书《十七帖》共同构建了楷、行、草三体的典范体系,新书体的确立也使书法从实用书写升华为艺术表达。
除此之外,曲水流觞文人雅集也成文人士大夫的经典活动场景,推动了“书为心声”的理念。
此外,权力对艺术的介入,亦是看点。
从唐太宗占有《兰亭序》以至最后殉葬可以见出。此后真迹再无人见过。
而褚遂良以唐太宗侍书身份,对兰亭序帖最为熟悉,所以书人最看重褚的临帖。
今访兰亭,见鹅池御碑王右军祠,得知多为康熙大帝时期所建。
第三印象,魏晋时衣冠南渡,江南即以文雅冠绝天下。当年门阀制度,豪门当世,权力与文化互动,东晋百多位书法家,瑯琊王氏就占二十多位。
比起门阀,隋唐科举则给天下寒士以出路。但无论如何,中国独有书法艺术从“二王”起步,自是绕不过的入门界碑。
天下无双呵!
广州学者、广东省文艺终身奖获得者黄树森先生见我微信,特意推荐夏和顺著《容庚传》,并拍照其中一页示我——
《兰亭序》版本考证已成专门学问。中山大学教授容庚曾收明人宋濂等所藏《兰亭》版本82种,选其中若干刻汇有《兰亭集刻》。
容庚是中山大学著名教授,而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学生黄树森今亦91岁矣。
黄老当即翻书查阅并告知旅途中的我,博览群书,诚恳学问,令我感动。
谢谢黄老指教。
兰亭风景区,青山绿水白鹅,一派江南温婉雅致;山水如此,书法亦是飘逸潇洒刚柔相济。
突然想到,凡中国文化人,一生不到兰亭拜访,就没有完整人生呵。
同时,我又产生另一想法:
从王羲之开始,一千多年的书法蔚为大观,形成比较固定的审美观,或许,因为这种艺术传统太强大了,书法领域的创新远不如绘画。
日韩亦有书法书道,有所变化,但颇多争议。王義之巳然高峰,有超越或变化的可能吗?
站在书法圈外,作为爱好者,一时胡思乱想起来……
绍兴古城,源远流长,回望的目光可以拉得很长很远——
绍兴也称越城。舜、禹是我国传说中远古的英明圣君和治水英雄。“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
指的就是舜种嘉谷和禹治洪水——在绍兴的传说、遗迹和纪念性建筑,令人追思不已。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举吞灭吴国,反败为胜。
旋即逐鹿中原,迁都瑯琊,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近现代革命勃兴,绍兴名人荟萃。
知名度高的有: 秋瑾、鲁迅、周恩来、蔡元培、马寅初、竺可桢等人,可谓人杰地灵。
其中,秋瑾为一代才女,不仅为妇女解放先驱,更是“我国女界以头颅奉献理想之第一人”。
“秋风秋雨愁煞人”,电影中就义场面,令人感动,巳然精神象征。
纪念墙,纪念碑,轩亭口,就是这位巾帼英雄被清政府枪杀,就义时年仅32岁,墓地在杭州西湖。
绍兴美食值得一说。
醉鱼干、茴香豆、笋尖酸菜、红烧肉春笋、窝窝头、桂花糕、小笼包、红烧肉大馒头、绍兴小炒、绍兴三圆汤、绍兴臭豆腐……
绍兴美食,满满本地风味,呼应着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社戏、乌蓬船,等等。
当地美食打两张牌,引人注目:
鲁迅故里;古越国。前者以鲁迅作品为注脚,后者以越王勾践为招牌。
咸亨酒店出席茶宴,认识日铸菜传承人尉阿牛,77岁老者,当场表演炒春茶。
阿牛老人听我赞他,十分高兴对我言:
大家都说清明茶,其实谷雨前后二三天茶更好;茶摘下好,稍放,香味溢出后就下锅炒。
问我知日铸茶吗?我答不知。旁边茶姑说:“铸”字与越王勾践铸剑有关。
一听振奋,这个茶非同凡响,与越国联系,源远流长呵。
上网一查,绍兴日铸茶有关的古人诗句不在少数,至少在宋朝时巳名声遐迩:
欧阳修诗:“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
苏舜钦诗:“醉中读易有深味,渴内饮泉无俗情。 一啜日铸茶,胸臆生峥嵘。”
陆游诗:“我是天公度前客,倚栏无语对空山。 香浮鼻观香天全,色侵书帙书神仙。 会须扫尽腥膻住,更取日铸烹团团 。”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开掘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颇具经验,值得广东学习。
广州南越王国、西江秦朝文化、阳江南宋遗存、韶关九龄文化、雷州先秦遗风、中山香山文化、江门华侨文化、港澳异地风情,等等,均有文旅大展身手之处,值得好好琢磨。
祝福绍兴,喜爱绍兴。
一座值得一去再去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
2025-4 绍兴
【名家简介】
江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出版有《岭南乡愁》《文化岭南》等十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