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古司祺 曾潇
4月16日,第137届广交会进入第二天,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白宫最新声明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对华关税加征至245%。这是否会影响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的信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巴西留学生孙华(Raphael)应羊城晚报“iSeeChina”(中国探秘官)栏目之邀,走进广交会展馆,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广交会,孙华遇到了老朋友Artuhr——同样来自巴西的Artuhr,也是广交会的“老友”。他表示,自己从2017年开始参加广交会,参展证件挂绳上的多彩徽章就是最直接的见证。此行作为巴西中国商会的代表,Artuhr依旧致力于帮助两国企业开展合作:“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进出口合作伙伴。我相信眼下是巴西与中国紧密合作的重要时刻,在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不稳定形势下,巴中两国更应相互支持。”
Arthur提到的关键词“关税”,在孙华随后的广交会之行中频频出现。意大利采购商Ecaterina告诉孙华,她期望在广交会看到新事物。在她看来,如今很多创新都是自中国走向世界,欧美众多商品都由中国制造,美国加征关税难免令人感到忧虑,“不知道这个政策将走向何方”。
与之抱有类似想法的印度采购商Sahil说:“中国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很高兴能在这里看到中国的发展,期待能从广交会引进新技术。我个人认为‘关税战’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举例来说,如果我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商人,关税加码对我的业务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美国只是一个市场。全球市场仍然有很多机会,可以保持增长。所以我并不觉得有很大的风险。”荷兰采购商Jelle Bos持乐观态度,“美国这么做是孤立了自己,这其实是欧洲的机会,可以和中国更好地合作。我们可以让美国看看,他们已不像从前那样强大了,不需要美国人来教我们怎么做事。我甚至很期待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
“看来广交会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可以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孙华展望美国的关税政策能为巴西带来机会,“中国等亚洲国家可能会寻求新的市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大机遇。当然,我最希望的还是全球合作。就像广交会的宗旨,‘广交世界,互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