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5日对外宣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平稳恢复。这一装置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儿童机械循环辅助的“禁区”,也为心衰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中国“心辅助”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告诉记者,“这个总体的重量45克,所以它基本上能够满足一般的儿童心衰所需要心室辅助的要求。”
儿童心脏衰竭是医学界长期面临的难题。等不到合适供心的终末期心衰患儿需要通过人工辅助装置暂时承担心脏泵血功能,为心肌修复争取时间。然而,现有设备多针对成人设计。
团队历经多轮理论推演与实验验证,将装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悬浮技术。该装置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电池续航长;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者急转运等需求;转速更精准,为1500-3600转/分钟。还可根据患儿实时循环支持需求进行调节,避免过度泵血导致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