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12

鱼眼·探问丨5万元生育补助落地黄埔一社区:多地政策频出能否破解"不敢生"困局?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彭纪宁 发表时间:2025-04-09 16:10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彭纪宁  2025-04-09

近日,广州黄埔区穗东街南湾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和南基股份经济联合社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南基股份经济联合社生育补助方案》。根据方案,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三孩,可一次性申领5万元生育补助金。方案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各地频出拳  政策亮点多

记者了解到,在提升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早已开启“真金白银”鼓励生育的实践,各地补贴政策层出不穷,补助力度和形式也各有特色。

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多个村、社区在生育激励方面走在前列。早在2023年11月,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宣布,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可获一次性补助38000元。2024年,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新水坑村规定,社员股东生育二孩可获得一次性补助2万元,生育三孩可获得一次性补助3万元。同年,广州黄埔街下沙股份经济联合社也推出政策,2021年6月1日(含)后出生的三孩家庭可获一次性补助38000元。2025年3月,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推出股东生育奖励办法,生育二孩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每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两周岁止;生育三孩一次性奖励5万元,并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周岁止。

不只是广东,全国其他地区也纷纷出台极具吸引力的生育支持政策。内蒙古呼和浩特自2025年3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生育一孩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此外,三孩及以上孩子还能在全市自由择校。浙江杭州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一次性补助5000元和20000元。山东济南从2023年起,对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每孩每月600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三周岁。

响应有成效  破局仍艰难

尽管各地出台的生育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生育的经济负担,部分地区也得到回应——如广州黄埔街下沙股份经济联合社公布补助政策后,6天内就有12户家庭提交申请,但从整体来看,提升生育率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仅靠金钱补贴就能解决。

就拿此次黄埔区南湾社区的5万元补助政策来说,网民观点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认为补助金额太少,难以覆盖新生儿养育成本。众所周知,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各项养育费用加起来是一笔巨额开支,区区5万元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有人呼吁多地推广该政策,期望通过政策的全面铺开,刺激生育率提升。他们觉得即便补贴金额有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总归能为生育家庭增添信心与动力。

当下,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房价高企、育儿成本飙升、就业竞争激烈、职业发展与家庭难以平衡等,这些都是摆在育龄夫妻面前的现实难题。以呼和浩特为例,当地养育成本超50万元/孩,补贴仅能覆盖前两年支出,即便有补贴政策,很多家庭在生育问题上仍会再三权衡。

构建新体系  协同解困局

要想真正提升生育率,除了现金补贴,还需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出台更多配套政策,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生育支持体系。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就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和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涵盖辅助生殖医保纳入、多子女家庭住房保障倾斜等内容。

各地生育补贴政策的实施,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积极尝试。但要打破低生育率的困局,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政府、社会和家庭仍需多方协同、持续发力,让生育不再成为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文丨记者 彭纪宁

编辑:傅铭途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