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子带领6旬地戏面具传统手艺人走出新思路
央广网 2018-12-01
66岁的老人杨正经是一位木雕师傅,当地戏还盛行的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涌来这里订货。每次雕刻他都得换上五、六次刀、卷起无数木屑,一只眼睛才能浮现。面具用的白杨木硬,横过斧子敲打凿刀顶部才能刻进木头,凿刀顶上开出一朵朵“花”。从早到晚,杨正经坐在门前对着木墩子两天,才能刻完一个面具。(央广网发 小黑摄)
66岁的老人杨正经是一位木雕师傅,当地戏还盛行的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涌来这里订货。每次雕刻他都得换上五、六次刀、卷起无数木屑,一只眼睛才能浮现。面具用的白杨木硬,横过斧子敲打凿刀顶部才能刻进木头,凿刀顶上开出一朵朵“花”。从早到晚,杨正经坐在门前对着木墩子两天,才能刻完一个面具。(央广网发 小黑摄)
66岁的老人杨正经是一位木雕师傅,当地戏还盛行的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涌来这里订货。每次雕刻他都得换上五、六次刀、卷起无数木屑,一只眼睛才能浮现。面具用的白杨木硬,横过斧子敲打凿刀顶部才能刻进木头,凿刀顶上开出一朵朵“花”。从早到晚,杨正经坐在门前对着木墩子两天,才能刻完一个面具。(央广网发 小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