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沙正在蜕变成为一个以美食和疍家文化为特色的水乡风情岛。通讯员供图
疍家文化有故事 西江三宝美名扬
12月7日,星期五,当天中午,在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村开了15年食肆的“华哥”忙到手软,禾虫、黄鱼、河虾、黄沙蚬、白饭鱼……一道道没有菜名的美食让游客们恨不得啃光了碟子。“还会来!”两月内二次登岛的广州游客周先生因“贪吃”而来,他对石板沙天然的食材和“华哥”手艺赞不绝口。
话说两百多年前,西江下游一巨石板横在江中挡住了泥沙,泥沙堆积形成了一个小岛,石板沙的先人发现了这个孤岛并定居于此,这就是现在的石板沙村。
一村一岛一世界。石板沙,这个昔日的孤岛,正在蜕变成为一个以美食和疍家文化为特色的水乡风情岛。
■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一叶孤岛 江海浮生
“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疍民,以捕鱼为业,以船为家,或临水编篷吊脚而居。明清之前,这些疍民被禁止上岸生活。
相传,200多年前,西江下游中央有一块长石板挡住泥沙而成一小岛,偶有种子随风飘落在岛,小岛便鸟语花香充满生机了。后有渔民经过,发现此岛,后此岛成为周边疍民之水上驿站。后有渔民利用泥禾草混合搭建成泥墙屋,石板沙人便开始安居于此。第一代石板沙人都姓梁,距今约150年历史。
在石板沙冲口码头,有一棵古木棉树开满木棉花,据村民讲,这棵树是很久以前渔民为方便停船而种,如今已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见证了石板沙百年来的发展史。
石板沙至今保留着许多典型疍家建筑风格的旧民居,与当地水上人家一些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唱咸水歌等),形成了富有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当地还特意打造了一条疍家文化风情街和一个疍家文化体验中心,新建了疍家博物馆、文化中心、美食馆,展示疍家历史、服饰、文化等习俗。岛上有民俗表演、咸水歌、疍家艇、赛发斗、水上拔河、水上婚礼等节目,让游客对疍家文化印象深刻。
如今,走在石板沙的村间巷道,虽天渐寒,但还能遇到三三两两赤脚行走的村民,据介绍,四季光脚就是疍民的生活习惯。
今年来,石板沙被评为江门市美丽乡村示范点,来岛观光的游客也与日俱增,许多有经验有资金的老板也来到了石板沙投资。从顺德来的欧阳澈一直经营民宿生意,他租下了废弃已久的原黄布小学的分教点投资近800万元,正在打造一家拥有28间客房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预计将在明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
美食当家 黄沙蚬最靓
石板沙村位于新会区睦洲镇最东面,西濒南镇村,南邻黄布村,东望大鳌镇,八条自然村及村委会集中在一个岛,全村约600户,人口2400多人。
石板沙被西江水环抱,岛上和周边都没有工业,水质优良,生产河鲜,西江三宝“黄沙蚬、黄鱼、河虾”极为有名,其中黄沙蚬有“西江鲍鱼”的美誉。西江毛蟹、金边龙利、白饭鱼等等,也备受青睐。每年清明前后的蚬季都是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火爆。
华哥是本地村民,在石板沙经营食肆已15年,华哥家的食档没有明显的招牌,也没有菜单,但即使平时游客较少时,许多本地的村民也来捧场,每逢周末,华哥家的食档几十张台都是人满为患。“我平时就是固定八九个人支应,到了节假日忙时还要另外在村里临时请10来个人来帮手才能忙得过来。”华哥告诉记者,本地有食肆10多家,未来可能根据客流量还会不断增加。
曾在石板沙担任过三届书记的睦洲镇宣传委员吴社旺告诉记者,近年来,受黄沙蚬、环岛马拉松及摄影比赛的辐射带动,石板沙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除蚬季外,假日周末甚至平日的旅客明显增多,自发到岛上品尝美食、骑行放松或摄影观光的人数明显增多,顶峰时期一日登岛人数多达一万人!据统计,2015年全年登岛人数14万人,2016年升至27.8万人,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石板沙村党支部书记梁剑光告诉记者,石板沙目前除了水稻种植外其养殖业也已形成规模,有虾塘面积约1900亩,梁剑光家就有一口虾塘,约9亩,一年保守估计也能赚个一二十万元。另外,随着石板沙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家的房子可以租出去了,家里种的菜也能卖出去了,还可以自己发展民宿,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梁剑光说。